圖:黎智英在庭上自稱「政治犯」,被法官嚴正反駁。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日踏入第133日審訊,黎智英第41日作供。法官在控方開始提問前,對黎前日(11日)先後於庭上兩度自稱「政治犯」作嚴正提醒,重申法庭僅根據證據作出裁決,政見應留在庭外。
控方繼續就《蘋果》英文版提問,黎智英本稱除了新聞部分,沒有關注專訪及評論等英文版內容,控方展示黎於2020年7月發送給下屬的訊息,顯示黎供詞有矛盾,黎才承認自己說得不準確。
黎智英前日(11日)作供時曾兩度提及自己是「政治犯」,當時法官杜麗冰指出黎是因刑事指控受審,而並非「政治犯」,並警告黎切勿把政治帶入法庭。昨日(12日)甫開庭,法官對此主動作出澄清,強調法庭只會基於審訊的呈堂證據,以及涉案的相關法律及案例作裁決。無論一個人的政治傾向如何,都應留在法庭之外。法官續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有權獲得公平審訊。控方兩度問黎是否明白,黎未有正面回答,僅回應「請繼續」。
控方繼續就《蘋果》英文版提問。控方展示黎於2020年8月23日刊登的《成敗樂一笑》專欄:「大時代快將來臨」文章的中文及英文版,黎庭上稱現在才知道被翻譯成英文,被控方質疑,黎稱只會粗略看一下英文版內容,除了每日新聞,其他包括熱話、專題、評論等,都沒在關注。
控方再展示2020年6月及7月於《蘋果》刊登,由「李平」(楊清奇)主筆的社論「制裁人權惡棍是釜底抽薪」及「中共的打壓與制裁不足畏」的中文及英文版,黎稱忘記看過與否,楊清奇的文章也很少看,因為知曉其寫作風格及想法。控方指社論的立場應和報紙立場一致,質疑黎知道該社論主張制裁,黎稱不知道社論內容,也從不看,不知道其文章被翻譯成英文。
國安法生效後 有談制裁文章出街
控方再展示黎智英與楊清奇於同年6月24日的訊息紀錄,顯示黎向楊稱筆名「一劍飄塵」的寫手首次在《蘋果》撰文「不要把BLM和反送中混為一談」是全版寫得最好的,控方問黎是否曾看過這文章,黎同意,稱他當時着楊找多些作者,他會看新寫手第一次寫的文章,但之後的文章就不會認真看。控方再展示「一劍飄塵」於8月17日撰文「美國會制裁林鄭月娥嗎?」的中文及英文版,黎稱不記得。控方指黎稱會看一眼(glance)報紙,質疑黎曾看過文章標題,黎多次稱不知道。法官杜麗冰問黎「瀏覽報紙時會看標題嗎」,黎稱有時候會有時候不會。
法官李運騰指出,該文章是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刊登的,黎智英在辯方主問時稱曾提醒員工在國安法通過後應避免觸法,質疑黎竟不知道或沒看過文章並容許刊登,黎稱可能是楊清奇疏忽沒意識到文章有問題。李運騰指總編輯羅偉光也理應意識到文章有風險,黎稱可能是羅沒意識到。控方問「難道所有高層都疏忽了?」黎稱可能他們不認為有問題。
控方展示2020年6月至8月期間,黎智英與主筆「盧峯」(馮偉光)的訊息,顯示他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及生效後,多次傳送《蘋果》報道(如「惡法生效 兩制蓋棺 泛民7.1繼續抗爭」、「立會初選電子投票結果:本土派素人大勝」等)予馮,要求翻譯並上傳至《蘋果》英文版,黎同意。控方問這是不是一種編採指示,黎同意他在指示,稱因為英文版在建立初期,要做好建立英文版的工作,隨着時間過去已愈來愈少向員工發送文章。
控方舉證 黎認說得不準確
控方再展示黎智英於2020年7月26日在群組內發送給張劍虹及馮偉光的訊息,稱「我認為English Edition的新聞太少,雖然評論等不錯,但新聞是重點,要想法子增加。」李運騰指與黎早前稱除了新聞,沒看評論、專題等部分有矛盾;控方追問黎在早上是不是作供錯誤,黎稱忽略了時間,支吾以對,同意自己說得不準確。
案件下周二(18日)續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