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體育 “爾濱”搭台 亞洲冰雪朋友圈上新了
公益廣告

“爾濱”搭台 亞洲冰雪朋友圈上新了

  2月12日,本屆亞冬會男子冰壺循環賽B組第11輪比賽,51歲的沙特隊四壘穆尼爾·阿爾貝爾比斯在對中國香港隊的第6局比賽中投出最後1壺,沙特隊由此赢得全場比賽唯一1分,在放棄第7局和第8局比賽後,沙特男子冰壺隊以1∶15告負,小組賽5戰4負1勝,無緣晉級。他們在本屆亞冬會上唯一的勝利場次,是此前12∶2大勝5戰全負的泰國隊,盡管沙特隊多場比賽大比分不敵對手(首戰中國隊打到第6局就以1∶19認輸),但這唯一的一場勝利堪稱寶貴。

  至此曆史上首次參加亞冬會的沙特代表團結束全部比賽。作爲2029年亞冬會東道主,沙特代表團此次總共8名運動員參賽,5名男子冰壺運動員參加冰壺比賽,3名運動員參加高山滑雪比賽。

  27歲的法伊克·阿蔔迪是沙特“國寶級”冰雪先驅:2022年阿蔔迪來到北京,成爲沙特首位冬奧會選手,并在北京冬奧會超級大回轉比賽中獲得第44名。本屆亞冬會高山滑雪未設超級大回轉項目,隻有男子回轉,阿蔔迪未能完賽。賽後阿蔔迪解釋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超級大回轉訓練,對于不是主項的比賽“感覺非常有趣,但很不适應”。

  另兩位都是參加高山滑雪女子回轉的女運動員,謝裏法·阿爾蘇德裏沒有完賽,但法爾胡德·賈德第一輪在完賽的41人中排名第24位,第二輪在完賽的35人中排名第20位,最終綜合成績排名第19位,這同樣是這個低緯度沙漠國家的“曆史性的勝利”。

  亞冬會的新朋友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賓主俱歡顔。

  冰雪新軍邁出勇敢一步

  “1986年首屆劄幌亞冬會,西亞或中亞、南亞地區奧委會都沒有參賽,而後随着時間推移,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在亞冬會上登場亮相,現在即便是那些沙漠地區的國家,也在積極參加冬季項目的比賽,比如阿曼、卡塔爾、科威特,都有運動員參加冬季賽事。哈爾濱亞冬會,沙特和柬埔寨第一次派遣運動員前來參賽。這些國家受氣候影響,還沒有普及開展冰雪運動,但他們努力參與其中,表達了他們的意願和決心。”亞奧理事會總幹事侯賽因·穆薩拉姆說:“亞洲地區的奧林匹克運動,是要體現體育本身的團結精神,這也是我們的目标。哈爾濱亞冬會以及2023年杭州亞運會這樣的賽事,把全亞洲經體育賽事達成團結由口号變成現實,我們甚至可以說冬季運動的未來就在亞洲。”

  1986年在劄幌舉行的首屆亞冬會,全亞洲隻有7個國家和地區參賽,而本屆哈爾濱亞冬會,亞洲已有34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團參賽。目前亞奧理事會總共45個成員(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北),缺席本屆哈爾濱亞冬會的隻有緬甸、老撾、東帝汶、伊拉克、叙利亞、巴勒斯坦等少數成員——與2023年在杭州舉行的亞運會第一次實現全部45個國家和地區參賽的亞奧理事會大團圓相比,亞冬會進一步擴大賽事規模的潛力顯而易見。

  “這是我們第一次和專業的單闆滑雪運動員一起比賽,我們的單闆滑雪隊去年年底才成立。”15歲的本哈克·利是本屆亞冬會4名柬埔寨運動員當中唯一沒有完賽的選手,在亞布力賽區,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預賽中,他的3個隊友都有完賽成績,盡管成績并不理想(兩輪比賽3人都在後4名,另外1名“難兄難弟”來自卡塔爾),但他們代表整個國家,在哈爾濱亞冬會上邁出了最勇敢的一步。

  這是柬埔寨曆史上第一次參加亞冬會比賽,總共4名剛剛成爲運動員的單闆滑雪運動員隻是賽前在韓國集訓時套上雪闆——最大的19歲,最小的14歲——完賽的3名運動員也僅僅“完賽”而已,名次最好的帕納哈西·皮賽得到了7.75分,而預賽第一的中國選手楊文龍的成績是93.25分。

  所以最熱烈的掌聲除了獻給冠軍選手,還要獻給這些邁出第一步的懵懂少年。

  “作爲一個熱帶國家,這是我們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亞冬會的比賽,我們能夠來參加亞冬會是整個國家的驕傲。體育競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克服困難、挑戰自己,我們做到了,我們的運動員正激勵年輕一代迎接挑戰、追求夢想。”柬埔寨代表團團長索克維薩·甯說:“因爲全球氣候的變化,國際奧委會制定了鼓勵氣候較溫暖國家積極參加冬季項目比賽的新政策,這可以讓冰雪運動在全球範圍内獲得更多的關注。”

  熱帶國家“冰雪”升溫

  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這兩位新朋友,讓本屆哈爾濱亞冬會增色不少,而爲降低參賽門檻專門設置的“非奧小項”,也爲亞洲冰雪圈新朋友提供了極大的參賽便利,有助于持續激發新朋友的冰雪熱情——事實上除柬埔寨與沙特之外,從未在亞冬會上亮過相的不丹也有運動員來到賽區。

  由于某些條件限制,不丹代表團僅有的1名高山滑雪運動員辰卓·道爾吉未能在亞布力賽區留下自己的成績,但這絲毫不妨礙他感受到亞冬會冰天雪地當中蘊含着的火一樣的溫暖。

  “亞冬會真是一個大的聚會,讓所有的亞洲國家相聚在一起。我是第一次來到中國,我之前聽說過很多關于中國的故事,我也有很多的中國朋友。雖然這次我沒有去别的城市,但我喜歡這裏,和城市相比,我更希望親近大自然的山水。實際上我不知道比賽的規模會是如此龐大,我在這裏遇到的每個人都很友善,這裏像是一個大家庭,我感到非常驕傲,我也希望這是一個悠長故事的開端。”辰卓·道爾吉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說:“所以我第一次參加如此宏大的賽事,作爲不丹唯一的運動員舉起國旗,都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候。尤其是開幕式那一天,我代表我的出生國家不丹,站在一個巨大的體育館中間(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周圍是最熱情的觀衆,這種感覺簡直令人瘋狂。”

  像第一次參加亞冬會的柬埔寨和沙特運動員一樣,辰卓·道爾吉需要在歐洲雪場完成訓練,而對生活并不富裕的這些“冰雪新軍”而言,一邊打工一邊訓練也是常态,但他們樂在其中。他們需要成爲各自國家青少年的榜樣,激勵更多青少年投身冰雪運動,這同樣使得很多運動員來到哈爾濱不是爲了比賽的勝利,而是爲了參與其中,達成參與冰雪運動的曆史使命。

  “我們這次來到哈爾濱除了參加比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辦賽的經驗),實際上我們從北京冬奧會的時候就開始作準備了。”法伊克·阿蔔迪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沙特也可以辦冬季運動的比賽,直到我們成功申辦了2029年的亞冬會,對此我非常激動,我們會向中國學習很多,包括一些人工造雪的技術。”

  自然雪資源豐富的國家無需人工造雪,但在雪資源匮乏甚至“零資源”的特定條件下,人工造冰、人工造雪是普及冬季運動項目的必要基礎條件。近年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西亞多國采訪時發現,經濟發達地區的某些大型商場内已經可以見到面積可觀的冰雪遊樂設施,孩子們從冰滑梯等娛樂項目開始接觸冰雪,而随着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更新,“沙漠”與“冰雪”不再是對立兩極,而是逐漸融合的多元體育。

  亞冬會締結中沙連線

  在中國、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之外,吸收、接納更多的西亞國家參與冰雪運動競争,對于亞洲體育的進步和亞洲一體化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沙特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放在10年前簡直不可思議的狀況,如今卻變得順理成章,至少人們會饒有興趣地期待4年之後沙特能給全亞洲帶來怎樣的驚喜。

  “北京冬奧會的時候,我沒有能好好體驗中國的魅力,但比賽時的一切讓我記憶猶新,那裏有我滑過的最好的賽道,還有熱情的工作人員,我一直想再去那裏比賽。”法伊克·阿蔔迪說:“沙特是一個氣候炎熱的沙漠國家,但我們有波斯灣和紅海兩條海岸線,我們正在修建一個夢幻般的冬季運動城。”

  2022年10月4日,亞奧理事會宣布2029年亞冬會将在沙特西北部未來新城的特魯吉納小鎮舉行,沙特方面則表示計劃投入5000億美元在面積約60平方公裏的特魯吉納修建冬季運動大本營,包括全年滑雪場和人造淡水湖。特魯吉納坐落于薩拉瓦特山脈,海拔在1500米至2600米之間,是沙特承接亞冬會的不二之選。此外冬季運動大本營是未來新城重要組成部分,沙特希望用全球最新科技建造出“未來城市樣闆間”,目前已有中方企業參與其中——多國合作,借助大型體育賽事加強交流、推動面向未來的城市基礎建設發展,正契合本屆亞冬會主題口号“冰雪同夢、亞洲同心”,亞洲人民對于和平、發展、友誼的共同願望與追求,也在大型賽事當中得到最好呈現。

  仍以沙特爲例,3年前北京冬奧會,沙特貢獻該國曆史上首位冬奧選手。如今哈爾濱亞冬會,首次參加亞冬會的沙特又派出8名運動員投身冰壺與高山滑雪比賽,完成最簡版“冰雪全能”。4年後在特魯吉納,本屆亞冬會的“社交成果”将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國在組織體育賽事上總是給我們帶來驚喜, 每一場體育盛會,都對推動不同文明、文化間的交流互鑒發揮重要作用。”本屆亞冬會沙特代表團團長艾哈邁德·本·杜瓦希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下屆亞冬會将爲大家帶來巨大驚喜。”

  本報哈爾濱2月1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梁璇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李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