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沒人相信特朗普真讓把加拿大“變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但該說不說,他的騷操作倒是讓散裝加拿大越來越像“一個國”了!
據CTV News報道,面對特朗普持續不斷的關稅威脅,包括BC省長尹大衛(David Eby)、安省省長道格·福特( Doug Ford) 在內的加國10省省長和3個領地的首領首次組團出訪華盛頓,向商業團體及共和黨議員發起了猛烈的遊說攻勢。
此次出訪的初衷是為了反對特朗普向加拿大全面徵收高關稅,該項政策原定於2月4日生效,後因加方作出了打擊毒品和加強邊境安全的承諾而被推遲,最快3月4日生效。
在周一,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從3月12日起對進口鋼鐵鋁進口徵收25%關稅,加拿大產品也在其中。CTV News證實,白宮官員透露,如果兩輪關稅疊加,加拿大對美國出口的鋼鐵和鋁將被徵收高達50%的關稅!
福特表示,目前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情況每天都在變化。等待第二隻靴子落地無疑是十分煎熬的,而各級政府已為期數月的應對努力似乎也沒有奏效,特朗普對加拿大的抱怨從未消停,至今還把“加拿大加入美國”掛在嘴邊。這促成了本次罕見團結的領導人出訪,各省省長都堅稱,外交手段是解決特朗普持續關稅威脅的最佳途徑。

“毫無疑問,總統知道我們在這裡,”福特說,“他知道我們很擔心。他知道我們正在與兩黨合作……我們只想向前邁進。我們希望實現零關稅,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曼省省長基紐(Wab Kinew)對此行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過去幾周已經證明,只要加拿大人堅持自己的想法,就能取得成果,而這次的出訪雙方都是真誠且熱情的,美加兩國一直是最好的朋友。

阿爾伯塔省省長史密斯(Danielle Smith)表示,當總統說第一次關稅威脅是關於邊境安全和芬太尼時,她相信他,她認為加拿大的行動應該可以消除川普的擔憂。“我認為外交正在發揮作用,”史密斯說。“我認為我們獲得 30天緩刑是因為我們同意解決芬太尼跨境問題。”史密斯表示,周一的關稅令與貿易協定有關。她表示,加拿大需要儘快舉行聯邦選舉,以便獲得重返談判桌的權利。

CTV News採訪專家猜測,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很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目的是在2026年三邊大陸貿易協定審查之前擾亂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計劃。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議(CUSMA)是在特朗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談判達成的,以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誰都不想當炮灰,省長紛紛變綠茶
別看13位領導人此刻同氣連枝搞“魅力外交”,在華盛頓拍下“人生全家福”,在特普朗普發出關稅威脅之初,他們各自的算盤可是打得簡直不要太響,都巴不得推隔壁省出來擋槍。去年12月,福特建議安省停止向美國供電,切斷向密歇根州、紐約州和威斯康星州等邊境州出口能源。其間,他暗示市場更應關注加拿大與美國的石油貿易,因為美國十分依賴加拿大的石油出口,矛頭直指石油大省阿爾伯塔。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阿省去年向美國出口了價值約$1470億元的石油產品,占其總出口的90%。
阿省省長史密斯一眼就識破了福特的“高端茶藝”,果斷回懟“對此不感興趣”,堅稱任何情況下,阿省都不會切斷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關稅的問題應該用外交方式解決。而BC省則主打一個獨善其身,尹大衛含糊地表示“對於報復性措施,將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截至目前,BC省呼籲民眾不買美國貨、不去美國旅遊,同時加快自然資源開發,至於停止出口是否也在選項中,就不得而知。
省際壁壘抬高愛國成本 看看加拿大有多散裝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加拿大各省間的微妙關係,但實際上散裝加拿大不是一日建成的。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徵稅能力、自己的支出決定、自己的道路安全法規、衛生標準、教育資格——這些方面,如果各省之間有所不同,就會形成省際障礙。蒙特利爾康考迪亞大學經濟學教授MosheLander告訴CBC:“想象一下,加拿大的13個省和地區都是一個小國。”

民眾最近抵制美國貨,許多超市都在貨架上給加拿大商品貼上了小國旗標籤,但人們可能已經忘了,從牛奶、葡萄酒到三明治,加拿大的省際貿易壁壘無處不在,大大加重了消費者們的生活負擔。

酒鬼屏障——美國烈酒成為此次反擊關稅的抵制對象之一。然而,大多數加拿大葡萄酒廠、啤酒廠和蒸餾廠無法直接向該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銷售或運送產品。比如,渥太華啤酒運不到河對岸的魁省Gatineau,BC省的葡萄酒不能賣給阿省民眾。而安省酒商如果想進口BC省的葡萄酒,必須通過安省酒類委員會訂購,價格將上漲72%!Lander說從澳洲買酒都比從BC買來的容易。直到2018年,各省才達成協議,允許個人攜帶6箱啤酒、2箱葡萄酒和6升烈酒跨境。
牛奶壟斷——Lander說加拿大乳製品和肉類行業在省際貿易方面存在諸多壁壘,主要源於各省的監管差異、損耗制度、供應管理體系以及聯邦與省級政府的權力分工。各種供應管理團體像壟斷企業一樣聯合起來,“因此,你可以想象,任何其他市場的壟斷企業都會收取比競爭市場更高的價格”。此外,Lander表示,各省農產品的食品安全規則五花八門,甚至對散養雞的定義都不同。這導致省內的農產品很難銷售到外地,阻止了競爭,提高了價格。
運輸障礙——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跨省事務高級政策分析師SeoRhin Yoo表示,跨省食品必須接受聯邦政府和 食品企業所在省或地區的檢查 。她表示,如果產品仍在其管轄範圍內,則無須接受聯邦檢查。“很多時候這意味着企業需要承擔額外的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Yoo在周一接受CTVNews.ca視頻採訪時表示。此外,加拿大各省關於卡車運輸的規則也不盡相同,包括車輛大小和重量、許可證、安全標準和執照等,這阻礙了全國範圍內貨物和服務的流動,增加了貨物運輸的成本並造成了效率低下。

銷售稅——各省實施的銷售稅政策也不同。比如,阿省只徵收5%的聯邦商品及服務稅(GST),而BC省額外還徵收省級銷售稅(PST)7%,這意味着BC居民若想從阿省撿便宜帶回本省,將產生違法的風險。
跳槽壁壘——理論上來說,持有合法身份的加拿大居民可以到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工作生活,但跨省跳槽、創業都不容易。首先,語言和法律是障礙。比如,GoodLife健身俱樂部和連鎖餐廳 SwissChalet等一些公司在魁北克並不存在,部分原因是遵守當地的語言和法律增加了複雜性和成本。此外,各省針對醫生、律師這類特定職業的專業許可也有差異。比如,在阿省獲得法學學位的律師,不能直接在BC省執業,除非他考下執業資格。安省的護士需要額外學習培訓,才能在曼省上崗。而這些顯然都需要再投入精力和金錢。

加拿大各省,甚至連法定工作年齡也不統一。在魁北克,年滿14歲的人從事表演或保姆工作,經父母許可,未滿14歲的人可以例外。在薩斯喀徹溫省,工人最低年齡16歲。但14歲和 15歲的青少年,如果獲得父母或監護人的許可,並且必須完成青年工人準備證書課程,也可工作。
Lander表示,不同的勞動法可能會影響工資,以及企業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的能力。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激起了加拿大人空前的愛國熱情,CBC報道聯邦和省級官員表示,開放國內貿易可以減輕美國潛在關稅的影響。

擇日不如撞日,不如省長大人們就趁難得聚齊,順便討論一下這件事,別讓老百姓交“愛國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