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重慶一家醫院,患者體驗「AI數字醫生」裸眼3D科普視頻服務。
2024年11月,國家衞健委、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衞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明確了AI在醫學影像智能輔助診斷等84個細分領域的應用場景。
其中,業界關於涵蓋診斷、手術、康復全流程的智能醫療機器人,研究成果已層出不窮。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骨科手術機器人ROPA是全球首款搭載AI深度學習技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北京長木谷董事長張逸凌介紹,它能在術前會分析患者CT快速給出個性化的三維手術方案,並在手術過程中實現精度亞毫米級別操作。
而據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介紹,中國首家「AI醫院」Agent Hospital正在進行內測,首批來自21個科室的42位AI醫生正式亮相。這些AI醫生的背後,是一個由50萬虛擬患者數據構成的龐大數據庫,涵蓋了不同國家、地區、年齡段的病例,AI通過學習這些數據,目前已能夠診斷300多種疾病。
近期,多家內地醫藥健康企業也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如智雲健康6日宣布,將DeepSeek-R1人工智能模型接入其醫療AI系統「智雲大腦」,借助公司超過10億份電子病歷,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算法,實現醫療知識圖譜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功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