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学校和托幼机构人群密集,室内活动多,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增高。消毒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避免或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播。
学校和托幼机构需做好人员每日健康状况监测,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当班级内成员身体状况良好,无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室内活动区域定时通风换气。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2.教室、机房、活动室等区域以保持环境清洁为主。可定期对课桌、玩具、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选择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处理。
3.人员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需及时洗手。
当班级内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加强室内活动区域通风换气。可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和时间;通风条件不良时,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或在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进行消毒。
2.严格开展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做好污物的及时消毒处理。地面、墙面可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课桌、玩具、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污物时,应先用可吸附材料清洁去污,再使用消毒剂对被污染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洗手。
3.做好餐饮具、织物的清洁消毒。餐盘、汤碗、水杯等餐饮具,在清除食物残渣后,首选煮沸消毒,将餐饮具全部浸没于水中,水沸腾后计时,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毛巾等织物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或煮沸不少于15分钟。
4.加强人员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需加强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用洗手液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 注意事项
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紫外线灯直射等消毒措施操作不当时,会对人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消毒需在无人条件下进行,同时工作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醇类消毒剂可用于小件物品的消毒处理,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