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摆在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乡村实用性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培养不佳等实际问题。要通过落实人才政策、加大人才扶持、更新人才管理观念等加强建设乡村实用性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落实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施行之有效的引才用才措施、推动深层次的人才体制创新是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关键。要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实用性人才发展的客观需求及人才政策的诉求,全面构建和深化人才引进机制。推动实用型人才发展的系列人才政策落实,结合实用性人才发展的实际,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机制,深化人才引进体制的改革、改进人才培养的支持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实用性人才面临引进的困难,提升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实用性人才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当地乡村实用性人才心悦诚服地为本地区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加大人才扶持,推行人才激励措施。人才是发展之要,要加大人才扶持,以激励激活力、添动力。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城乡社会力量、资源和资金,共同推动实用性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工作。优化人才工作重点项目评价标准,适当对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重点产业人才进行政策倾斜。激励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实用性领域的技术型与管理型的领军和创新创业人才,表彰奖励在创新发展、取得科技成果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实用性人才,激励其不断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上,防止人才流失的产生。
更新管理理念,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开拓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服务乡村现代化发展为方向,围绕“引、育、用、留”全环节,全面建设出经济与教育协同、人才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转变传统的断裂式发展模式,解决乡村实用性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培养模式割裂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乡村各项事业的稳进发展。(高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