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中国新闻 曼谷搗信號站 日撥80萬詐騙電話
公益广告

曼谷搗信號站 日撥80萬詐騙電話

  圖:電詐園的黃昏/亞太城電詐園被斷電斷網,靠發電機維持有限運作,入夜後只剩下零星燈火。這是大公報記者昨日拍攝的亞太城黃昏景象。

  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繼續聯手打擊電詐團夥,大公報記者獲悉泰國警方近日突擊一個剛設置的SIM盒信號轉駁站,這是緬甸詐騙團夥利用這些站點轉駁信號,一天能撥出80萬個詐騙電話。

  泰國一名警察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僅是「三斷」、清查及遣送「豬仔」還動搖不了電詐產業的根基。隨着科技、AI的發展,搗毀整個電詐運作網絡充滿挑戰,「電詐是個全球化的產業,它難以滅絕,而且因為科技的發展以後只會變得更有蒙蔽性。」

  泰國警方本月14日突擊搜查首都曼谷的菩卡農區(Phra Khanong)一公寓單位,查獲四個大型SIM盒,每個SIM盒最多可容納129張SIM卡。這些SIM卡幫助緬甸詐騙團夥控制中心大規模轉駁信號,一天能撥出80萬個詐騙電話。警方拘捕兩名租用公寓的緬甸女子,她們將被控以協助詐騙及洗黑錢,警方正繼續追查其他涉案者。除了SIM盒外,警方還查獲運行兩種互聯網模式的電腦及網絡設備及一台閉路電視攝像頭。

  詐騙團夥僅用48小時轉移

  一名參與行動的泰國警察與大公報記者閒聊時透露,離妙瓦底電詐園區500多公里外的曼谷,藏有電詐集團據點不足為奇。事實上,電詐園區的網絡早已遍布全球各地,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犯罪產業鏈。就在泰國切斷供電的同一星期,全球各地的電詐行業已然開始另闢犯罪窩點:老撾金三角經濟特區新冒出來17家「跨境電商」,位於尼日利亞卡諾市的某寫字樓內,亦發現了3000部有中文標記的作案手機。遠在冰島,也發現了專門為中文釣魚網站提供服務的伺服器集群。

  電詐的全球網絡,早已不僅僅在緬甸某個角落運作。「技術團隊在東歐,話務組在非洲培訓,洗錢小組在拉美作業。」該警察表示,因為行業特點,電詐團夥的轉移速度十分高效,早前緬北電詐在短時間內就轉移到緬東妙瓦底,緬東電詐正在轉移到其他地方。大公報記者又從其他途徑得知,早在2018年菲律賓博彩行業受打擊時,菲律賓的詐騙集團僅用48小時就能把整個團夥轉移到柬埔寨。

  該泰國警察認為,電詐和毒品一樣很難將其滅絕,目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去打擊。被問及人工智能(AI)的發展與電詐行業發展的關係,該警察表示,現時利用AI、深偽詐騙的電詐團夥越來越多,再加上大數據的支持,未來的欺騙話術更有針對性,因為這些都是AI在充分學習後設計的話術和套路。

  打擊電詐成科技戰場博弈

  此外,複雜的國際局勢也提升了打擊電詐的難度。大公報記者了解到,緬甸妙瓦底電詐園區於2022年就貢獻了62%的財政收入予當地的武裝組織。老撾的官員亦曾經收受園區建設費,租金達每平方公里120萬美元。另一邊廂,美國卻允許緬甸門閥通過加密貨幣在美國的交易所洗黑錢。

  中國內地的電詐支援隊伍亦急需懲治。電詐分子會在內地通過誘騙民眾開卡、調動運營商內鬼等途徑,非法獲取實名認證SIM卡,再插入虛擬撥號技術設備GOIP撥打詐騙電話,很難被追蹤源頭。

  有電訊運營商指出,GOIP設備支持多張SIM卡同時運作,通過網絡信號將這些SIM卡的信號轉換為虛擬撥號信號,能夠在一個設備上同時控制多個號碼。該人士透露,整個電詐技術鏈條大致是:有人開卡,有人往國外送卡,有人在國內架設GOIP等設備。

  大公報記者在泰國遇到的警察、學者均認為,打擊國際電詐行業任重道遠,在未來,將會是多方勢力在科技戰場上的博弈。(大公報獨家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曼谷搗信號站 日撥80萬詐騙電話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