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電 “美俄籌備俄烏和談,歐洲倉促應對。”英國《金融時報》如是寫道。當地時間17日,歐洲多國領導人齊聚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緊急會議,商讨烏克蘭局勢和歐洲集體安全等議題。
據報道,當天的“非正式會談”持續約3個小時,出席會議的包括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波蘭等國領導人,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北約秘書長呂特。
被“踢出”停火談判桌?
歐洲倉促應對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官員說法稱,此次巴黎峰會主要讨論在美國可能減少投入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歐洲防務的具體計劃,以及在談判中如何給烏克蘭創造更多籌碼。
北約秘書長呂特在會議後表示,歐洲準備采取主動行動,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歐洲已經準備好并願意加強自身建設,主動爲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呂特說。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後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實現和平應該是在尊重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前提下,爲其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歐洲應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同時歐洲防務須得到加強。”
英國首相斯塔默則表示,“我們需要加強歐洲的集體應對安全問題。我的意思是,如果達成和平協議,我們将在保衛烏克蘭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名了解會談情況的西方官員表示,美俄關于烏克蘭問題的談判推進“快到驚人”,讓歐洲國家幾乎沒有時間做出充分反應。
多家媒體認爲,17日的巴黎緊急會議不太可能達成實質性協議。德新社稱,理想情況下,歐洲國家領導人将就如何應對美國新政府及其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想法達成共同戰略。具體來說,這可能是向特朗普提出提議以及歐洲的紅線。然而,預計會議不會發表任何公開聲明。
是否派兵烏克蘭?
分歧難解
法國媒體披露,當天會議最大分歧在于,是否在維和框架下向烏克蘭派遣部隊。
英國《衛報》則稱,當地時間16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稱,英國已做好準備,在必要時派遣地面部隊。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裏斯特松也表示,瑞典“絕對有可能”在戰後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但需要俄烏談判取得進展才能實現這一點。
而德國、西班牙和波蘭則持反對态度。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現在讨論派遣部隊還“爲時過早”。波蘭重申,它不打算派遣任何部隊前往烏克蘭幫助确保戰後安全,而是繼續提供财政和軍事援助。
另據法新社報道,當天在舉行緊急會議之前,主持會議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電話交流。
白宮方面随後表示,特朗普與馬克龍讨論了烏克蘭問題、部分歐洲國家參與的巴黎會議以及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在沙特的會談。而法國總統府并未透露談話内容。
日前,特朗普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并表示美俄雙方同意就結束烏克蘭危機進行“緊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7日證實,俄美雙方預計将于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晤,讨論烏克蘭問題等内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引發了人們對烏克蘭可能被邊緣化、歐洲被排除在和平進程之外的擔憂。
《衛報》則評論稱,歐洲領導人峰會和美俄沙特會談幾乎同時召開,将美歐分歧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