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魁满要闻 租金上漲補助損失唱片博物館缺經費
公益广告

租金上漲補助損失唱片博物館缺經費

【時報訊】在廿世紀初唱片機不需要電力、擴音器或大型揚聲器,帶有大喇叭的留聲機標誌著人們消費音樂方式的轉捩點。
「它們是第一批能夠重現人類聲音的機器,也是廿世紀初第一批會說話的機器。那太神奇,一台像人一樣說話的機器,」滿市柏林納(E. Berliner)博物館的臨時館長克里斯唐(C. Don)說。
德國發明家伯林納透過為其朋友貝爾(A. G. Bell)新發明的電話設計麥克風而發家致富。
十九世紀末搬到滿市後,柏林納將目光投向他的下一項目:改進愛迪生幾年前發明的留聲機。
該聲音再現裝置使用蠟筒,大量生產起來很複雜。
根據唐的說法,柏林納認為在蟲膠平板上壓制聲音是一種更簡單的操作,可以實現唱片的大規模生產。
這一切都是在與Saint-Jacques街交界的滿市Lenoir街一工廠裡完成。
「這項技術誕生於這建築中物,滿市的柏林納家族發明唱片的大規模生產和透過壓制來複製唱片的技術,」唐說。
隨著整個世紀技術快速發展,第一批唱片震驚全世界。
「後來他們發明了電子錄音技術,實現更好的錄音效果,歌手不用對著麥克風或設備大聲喊叫,」唐說。
憑藉它唱片明星首次亮相。
「他們邀請很多本省藝術家,開始製作真正的媒體作品,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多媒體,」他說。
該建築物後來成為RCA-Victor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繼續開發晶體管收音機和早期電視機等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轉向軍用通訊設備,但其所在建築於一九七八年關閉,柏林博物館於一九九六年開放。
然而由於博物館是由志工管理,因此維持其正常運作是一項挑戰。
博物館董事會主席瓦利凱特 (P. Valiquette) 解釋,為了獲得公共資金,博物館需要達到其無法負擔的標準。「要獲得認證就需要專業化,這意味著需要僱用員工,至少一、二或三名員工,這實在很艱難。」
博物館依靠捐贈和專款來舉辦展覽,例如關注女性對唱片業貢獻的展覽。
由於最近租金上漲以及補助的損失,迫使博物館解僱其唯一的全職員工。剩下的志工表示,在我們即將迎來第一張商業唱片一百廿五週年之際,希望讓伯林納的遺產熠熠生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