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中国新闻 从“零工驿站”看“灵活就业”
公益广告

从“零工驿站”看“灵活就业”

  新华社西安2月19日电(记者沈虹冰 李亚楠)初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在西安市半坡立交下,已经聚拢了不少辛勤“趴活”的人,这里是西安市东郊最大的零工“马路市场”,高峰时每天有上千人来这里找日结工、短期工。

  零工,是近些年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就业中产生的“热词”。随着城市变迁和人员流动加快,很多进城人员加入灵活就业的行列,零工经济成为城市民生重要“窗口”。

  “趴活”的人群外,黄雪莹披着印有“零工驿站”字样的绶带,一手拿着传单,一手打开喇叭高喊道:“找工作的兄弟姐妹们,50米外有个零工驿站,里边有暖气、热水,有很多工作岗位,可以介绍长期稳定工作,并提供法律咨询,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啊!”

  “真的介绍工作吗?”“没手艺也行吗?”话音刚落,众人便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黄雪莹将手上就业帮扶政策、招工信息的传单塞进他们手里,耐心地引导解释。

  日光渐盛,人员渐少,黄雪莹回到灞桥区零工驿站。门口的招工信息栏已经及时更换,驿站里的求职者正在寻求“就业指导”。

  驿站前台设立了登记处。“所有来求职和咨询的人,我们会记录下他们的基本信息和求职意向,后续会持续给他们推荐合适岗位并回访。”黄雪莹指着驿站一角的招聘海报介绍道,“这些是由驿站代为长期招聘的公司,有家政、物流等企业,有意向的可以当场面试。”

  47岁的张瑞去年5月失业,家里一时没有了经济来源,还要供养两个上中学的孩子。他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只能每天到马路市场“碰碰运气”,因为性格内向,虽然有电工证,但过了两周也没找到一份工。

  “当时碰到了驿站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我的意向后推荐我参加了零工市集,帮我对接到了一家酒店,培训15天后就正式上岗了,每月能拿近5000元。这份工作我很满意,所以专程过来送面锦旗表达谢意。”张瑞高兴地说。

  这样的故事,自2023年12月零工驿站运行以来不断上演着。“驿站主要服务‘灵活就业’需求人员,包括城市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零工群体。运营至今,已经帮208名求职者找到长期稳定工作。”灞桥区人社局副局长周美妮说。

  临近中午,在16公里外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