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茂波在Consensus論壇上指出,技術創新的同時,有必要關注投資者保護、反洗錢和網絡安全風險。
香港作為全球財富和虛擬資產創新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證監會昨日公布新制定的虛擬資產發展路線圖,涉12項主要措施,將擴大虛擬資虛交易平台可經營產品和服務範圍,包括准許質押、孖展融資及虛擬資產衍生產品,以及為場外交易、託管服務建立發牌機制,另會對金融網紅(Finfluencers)訂立監管框架等。
證監會發布的「ASPIRe」路線圖有五大支柱,分別為連接(Access)、保障(Safeguards)、產品(Products)、基建(Infrastructure)和聯繫(Relationships)。除了涵蓋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及虛擬資產託管服務的新監管框架外,亦將推動虛擬資產產品和服務的擴展。其他措施更包括優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營運要求、打擊非法活動、投資者教育及與持份者積極溝通等。
梁鳳儀:現時虛產生態並不平衡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香港2023年推出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時,幣圈正受FTX「爆煲」後影響,各地監管機構在放慢腳步,香港則繼續推行專注於投資者保障的監管制度,故此目前已可進入下一階段。但現時虛擬資產生態並不平衡,故此路線圖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與政府合作訂立虛擬資產託管、場外交易監管制度,也會改良營運流程,如熱錢包和冷錢包規定,以至調整託管和保險相關要求。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指,新路線圖秉承投資者保障、可持續流動性和靈活監管的核心原則,精準回應了新興虛擬資產市場的挑戰。不過,路線圖並非終點,而是一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生動藍圖,在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推動香港實現成為全球創新樞紐的願景。
葉志衡強調,路線圖中的12項措施是經過多個月調研,以及與不同市場人士溝通所得出的一個總結,但會不斷檢視路線圖是否與時並進,往後可靈活作出改變,未來亦會透過公眾諮詢吸納市場意見。而且路線圖並沒明確的時間表,只是給予12個不同方向,各措施的推進具有靈活性。
陳茂波:監管方向須具前瞻性
此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Consensus論壇時表示,香港近年積極擁抱加密貨幣領域,並已推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亦正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進行立法,以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創新。金管局亦有相關項目及舉措,加速代幣化生態系統發展,涵蓋固定收益、投資基金、綠色金融和貿易金融等領域。
不過,陳茂波同時強調,快速發展的技術創新也會帶來挑戰,當創新的速度超過監管的提升,便有機會產生重大風險的漏洞,如近年有個別加密貨幣交易所倒閉,反映有必要關注投資者保護、反洗錢和網絡安全風險,成功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的關鍵在於保持開放、公平、平衡和具前瞻性的監管方向。
另證監會昨日再新增發出一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持牌平台數目增至10間。葉志衡表示,香港虛擬資產發展路線過往一直着重發牌機制,但更重要是讓持牌機構持續發展,而證監會今年會將關注如何促進市場流動性,令持牌機構有更豐富的業務模式,更好服務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