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华人华乡 加拿大“外交自殺!”
公益广告

加拿大“外交自殺!”

加拿大政客們赴美合照

【錦言】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貨品加徵25%關稅,激發本國人民罕見的反美情緒和愛國心,加拿大民間出現罷遊美國、罷買美貨、高捧「加拿大製造」的運動。在剛過去的周末,到加拿大作客比賽的美國冰球隊和籃球隊,都遇到現場觀眾對美國國歌喝倒采,「噓」聲幾乎蓋過歌聲。

在另一邊廂,部份本國政客上躥下跳走訪美國,為了討好特朗普而在美國反華路上獻上“投名狀”,實在令人作噁。政客們的投機心態,爭取目前的短途利益,卻放棄了長久以來實行的多邊主義,損害了多年建立的獨立性外交的聲譽,成為美國撕裂世界自由貿易的幫兇,加拿大真的病了否?

反思本國面對的經濟脅迫,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咎由自取。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經濟上長期依賴美國,這才是本國最大的威脅,事實放在眼前。

若然目光短淺的政客醒覺了,應痛定思痛,摒棄偏見,打開大門,與全世界自由貿易同步,歡迎各國營商合作,當然中國是少不了,以中國經濟含量,才有機會改善加拿大的經濟困境。

以下轉載作者陸棄在《真言社》網評刊文「加拿大,“外交自殺”!」,值得一讀,願與讀者僑胞分享。


近年來,加拿大自詡為全球價值觀外交的捍衛者,常常站在“正義”一方發表高調言辭。然而,正當全球面臨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格局時,加拿大卻在國際舞台上上演了一出教科書式的“價值觀混亂外交”。13個省和地區的省長集體赴華盛頓遊說,試圖通過迎合美國的反華情緒來換取一絲“特殊待遇”,這不僅暴露了加國政客的短視,還揭示出其外交政策的深刻迷失。

當前,加拿大的內外壓力可謂山大。國內正處於大選前的特殊時刻,政局動蕩不安。而外部,美國持續對其發出威脅,頻頻把“關稅”大棒舉得高高的,並不斷向其施加“是否願意成為第51個州”的政治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拿大政客急於尋求救命稻草,但他們所選擇的路徑,正是將自己投向了一個更深的外交泥潭。加方此次在華盛頓“打中國牌”,試圖通過迎合美國對中國的敵視情緒來爭取更多的政治資源,卻把自己貶低為美國博弈的棋子,失去了作為一個中等發達國家應有的獨立性和尊嚴。

加拿大一貫聲稱奉行價值觀外交,批判單邊主義,強調國際合作,主張自由貿易。然而,現實中卻屢屢犯下用短期選舉利益壓倒長期戰略自主的錯誤。在大選臨近時,加拿大政客以“中國牌”為籌碼,試圖通過與美國在“反華”立場上達成某種妥協來獲得政治上的溫暖。這一策略,無異於將加國外交的尊嚴拋入了冷宮,迎合了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立場,用政治投機主義演繹了一出“外交天真癥”最為典型的案例。

不僅如此,加拿大這些政客試圖將中國描繪成“共同的經濟敵人”,認為通過這一手段能從美國那裡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支持。然而,這種錯誤的“博弈論”不僅無助於解決加國當前面臨的問題,反而讓加拿大進一步陷入了被大國操控的境地。既把自己看得過低,又把自己看得過高,加拿大的外交就這樣進入了一個無法自拔的怪圈。美國的外交風格一向被批評為“新門羅主義”或“新傑克遜主義”,其核心在於無所不用其極地推動“美國優先”。而加拿大,不僅應對這種外交風格有過深刻的體會,甚至在歷史上曾深受其害,但現在卻再次盲目跟隨,為美國的全球戰略獻上“投名狀”。

美國自特朗普上台以來,外交政策一直在推崇“交易即正義”的叢林法則,時不時地對其盟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做出無條件的妥協。而加拿大這一波“去中國化”策略,正是美國這一外交理念的典型體現。加拿大政客在華為5G問題上猶豫不決,在孟晚舟事件中無視正義,盲目跟隨美國對中國進行施壓,甚至在多次爭端中傷害了中加關係。如今,這些政客再次嘗試通過“討好”美國來獲得一時的優勢,實則是在深度削弱加國的戰略獨立性。

通過迎合美國、在中國問題上挑起事端,試圖獲得短期的政治利益,最終只會讓加拿大進一步走向外交孤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加拿大的經濟關係深厚,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源遠流長。將中國視為“經濟敵人”,不僅無法解決加拿大當前的困境,反而會使其在國際舞台上陷入被動局面。實際上,圍繞中國問題的“政治炒作”只會導致加拿大喪失與其他重要經濟體合作的機會,逐步成為美國地緣政治博弈的附庸,失去獨立性的同時,還將為國際關係的破壞者提供幫助。

最令人痛心的是,加拿大這些年已嚴重失去了自身在國際上的信譽。作為一個曾經參與調停蘇伊士運河危機、推動《渥太華禁雷公約》的中等發達國家,加拿大原本有能力在多邊框架內發揮更為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而如今,卻甘心淪為美國在全球爭端中的馬前卒,將國家的未來寄托於美國的一紙承諾之上。政客們的短視和外交決策的無力,讓加拿大在全球政治中逐漸喪失了曾經的獨立性和話語權。

最為嚴重的後果是,加拿大在美國的壓力下採取雙重標準,企圖將中國當作“替罪羊”,而忽視了多邊貿易體系的根基。加方一直標榜自己反對經濟脅迫,聲稱捍衛自由貿易,但它的做法卻與這些理想背道而馳。通過污名化、標簽化中國,並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產業競爭安全化,加拿大已經成為破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幫兇,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那麼,加拿大到底應該走向何方?答案可能並不明朗,但有一點是清晰的:將外交政策建立在對美國強權幻想之上,終將帶來無盡的痛苦與代價。加拿大要想重新找到正確的方向,必須摒棄這種政治投機主義的短視策略,回歸理性、務實的外交道路。停止將中國議題工具化,承認中加之間在多個領域的共同利益,並推動多邊合作。只有在全球多邊合作的框架下,尋找到符合國家利益的道路,才能避免再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歷史反覆證明,外交並非一場簡單的“交易遊戲”。只有擺脫對短期利益的追逐,回歸更長遠、更理性的戰略選擇,加拿大才能避免走上愚蠢的“外交自殺”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