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美俄談判,凜冬將至,歐洲還坐在小孩那桌
公益广告

美俄談判,凜冬將至,歐洲還坐在小孩那桌

現在最熱的話題,就是美國跟俄羅斯在沙特阿拉伯就俄烏沖突進行的談判。目前該談判帶來的實質性影響還有待觀察,但在認知和表現層面上,部分影響已經出現了。

今天(19日)有消息顯示,在相關報道以及北約的相關文件表述中對於俄烏沖突的描述,已經從之前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邊倒地改成了“烏克蘭沖突”或“烏克蘭戰爭”。特朗普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明確講道,這場沖突是烏克蘭人自己挑起來的,這不是一場明智的戰爭。當然,特朗普還不忘加一句:如果我當總統,戰爭就不會爆發。

俄烏沖突大家都知道,烏克蘭是直接當事方,而受到俄烏沖突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歐洲,但在談判過程中有資格上桌的卻是美國跟俄羅斯,以及中間的沙特談判代表。澤連斯基雖然飛到了阿聯酋,但在談判開始前,他仍然沒有獲邀進入。

據說他非常氣憤,並取消了對沙特的訪問。同時,美國跟俄羅斯在沙特進行談判的時候,馬克龍召集歐盟各國在巴黎緊急開會,但金融時報非常不留情面地指出,這是“大人在吃晚飯,而小孩在另外一桌”,這樣的場景無疑是讓人非常唏噓的。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標題:歐洲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被置於小孩一桌

在這次召開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王毅外長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他說“你們老指責中國是那個破壞規則的國家,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家,但其實中國不是。現在真正破壞規則的國家出現了,真正破壞國際體系基本遊戲規則的國家出現了。”

這期節目從幾個角度簡單談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從此次談判的進展來看,談出了什麽成果呢?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魯比奧對談判的總結,說有四項成果。

首先,就是要繼續談下去。所謂“繼續談下去”就是字面意思,但是從目前雙方互相拋出的底線方案和需求來看,仍然沒有出現交集,所以能不能談成還是個問題。目前俄烏沖突最主要的幾個問題就是:俄羅斯現在打下來的這些領土怎麽算?要不要還回去?

特朗普給出的方案基本上是留一部分,還一部分;但是從俄羅斯方面透露出來的消息就是全都要,並且不僅是現在已經控制的領土,而是根據俄羅斯憲法內容重新界定的那幾個州,都要算在它所要的範圍之內,這個要價是很高的。

其次,關於未來烏克蘭能否加入北約的問題。一方面俄羅斯肯定是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但另一方面這種不同意不能是一種政治上的口頭承諾、君子協定,或者是再來一次《明斯克協議》,而是要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那麽從俄羅斯方面拋出的解決方案來看,烏克蘭是傷得比較重的,比如它的軍隊規模不能很大,在其戰略要地則要允許俄羅斯有軍事存在,從而構成足夠的緊急制動閥。當然,俄羅斯提出這樣的條件,烏克蘭和歐洲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而特朗普給出的方案就好比說:俄羅斯在烏克蘭占了三五塊地,俄羅斯你把中間兩塊還出來,自己再保留三塊。這是一種非常直白的房地產商人似的討價還價,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漫天要價。但在特朗普看來,這是一個完美交易,因為能向國內交差。

當然,俄羅斯給出的橄欖枝也很微妙:烏克蘭雖然別想進北約,但可以進歐盟。在俄羅斯的領土劃分方案里,如果烏克蘭連敖德薩都被拿掉,那剩下的烏克蘭就變成了一個內陸農業國,然後又經歷了這樣一次戰爭後元氣已經大傷。這時候的烏克蘭加入歐盟,那妥妥的是要讓歐盟掏錢補貼、挖肉補瘡,不可能帶來任何正向效果。

同時,特朗普還給出了更狠的方案,就是在慕尼黑安全峰會上,他給了澤連斯基一個限一小時內簽署的方案:讓烏克蘭把他們家50%的礦產資源拿出來。拿礦產出來不僅僅是抵債的問題,而是這個礦產的收益支出,美國不僅要有優先獲取權,而且要獲得所謂資產的留置權,即如果美國視為必要,隨時可以扣你的錢。

這個場景就像在桌子的兩側,俄羅斯跟美國上桌了,歐盟沒有上桌的機會,坐小孩那一桌,烏克蘭也不在餐桌旁,它的命運可能是被封裝在盤子里,然後被當成一盤菜端上去。這樣的場景在幾個月之前是很難想象的,但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現實。

2月18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魯比奧與拉夫羅夫握手。新華社

特朗普之下的美國向大家展示了,當一個霸權國家,一個國際體系的締造者,帶頭違反所有遊戲規則的時候,它可以作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主權國家,采取一切想要做的行動。

美國的行動建立在什麽基礎之上?俄羅斯為什麽有資格坐上餐桌?可以說這都是實力的基礎。歐洲為什麽是另一桌?因為歐洲沒有實力。這就涉及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澤連斯基他在慕尼黑安全峰會上說,現在是時候建立歐洲軍了。對於我這樣研究國際關係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幽默的冷笑話。

歐洲軍:是未來還是謬論?網絡圖片

因為建立歐洲軍這個事最早在北約成立之前就有,當時的西歐推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搞西歐聯盟的時候就想過,但是一直沒有搞起來。然後在20世紀50年代法國提議富歇計劃的時候,歐洲軍的方案被再次提出,結果法國自己又把富歇計劃給否了。

研究歐洲政治一體化的人都知道,冷戰時期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當中,政治、軍事和防務合作被視為是禁忌,尤其是防務合作,大家是閉口不談的。冷戰結束以後,從波黑內戰,到科索沃戰爭,再到這一輪的俄烏沖突,都令歐洲意識到有必要建立一支歐洲軍。但是這涉及到歐洲國家自身的軍事實力、支撐軍事體系所需要的工業體系以及各個國家的軍事資產。

如果要建立一支歐洲軍,那就是要主權國家捐獻出自己的軍事資產,然後放置到一個具有超國家屬性的命令框架里面去加以指揮,但是這支軍隊由誰來管?能不能授權?能不能達成這樣一種機制?我認為,有北約就達不成歐洲軍,如果歐洲軍能達成那就不需要北約。

從目前客觀的實際力量對比上來說,歐洲還面臨著一個更加現實的風險和挑戰:即使歐洲克服當下的重重障礙,頂住了所謂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但還要面對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歐洲實施的敲詐。這是整個歐洲在一體化進程當中對地緣政治安全風險議題研判失效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歐洲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這個基本上已經注定了。

當然,作為直接當事方之一的烏克蘭,最後的命運會是什麽呢?當然不完全由談判桌來決定。因為可以注意到,這次俄羅斯在跟美國進行談判的時候,雖然對於美國提出的談判建議,俄羅斯的回應非常積極熱烈,但是它表現得很有分寸。因為俄羅斯已經說了,我們不會抱怨明斯克協議,但是你如果想再用同樣的方式騙我停止行動,那不可能。所以拉夫羅夫給出的態度也非常清楚,俄羅斯就是這些領土上的訴求。

特朗普為什麽那麽積極地去推進解決俄烏沖突?因為他要政治籌碼,他需要贏得政治勝利,就像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一樣,特朗普挾聲望上巨大勝利的優勢入主白宮。但是2026年他要面對一個巨大的考驗,那就是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在中期選舉之前,他必須拿出足夠的分數,必須得到足夠的優勢,否則後續的發展會很麻煩。包括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你看他在那邊砍預算、砍崗位,或者說威脅要削減預算,威脅要砍崗位,但是美國的法律和華盛頓的政治遊戲規則正在運行起來,對它進行有效的抵制。

特朗普對此是有敏銳嗅覺的,所以他需要得分,尤其是在對外戰略中得分。然後用這種對外戰略的得分鞏固其國內聲望,繼續推動他在國內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就像有人明確指出的,你能頂著國內政治的壓力,包括歐洲盟友的壓力,讓魯比奧這樣的人坐在談判桌上簽訂一份協議,同意把俄羅斯要的五個州全部給它,這在政治上是一種自殺行為。所以特朗普很謹慎,也很務實。他優先要解決什麽?就是把在外交上能夠取得的任何象征性東西都記為成果,至於實質性的內容就靠慢慢談了。

另外一個變數是烏克蘭,澤連斯基到目前為止表現出非常強硬的意志和堅決的態度,但是現在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之前普京說根據烏克蘭法律,澤連斯基因為沒有進行選舉,他的任期已經超了,所以他不具備執政合法性。現在美國也開始使用類似的話術,特朗普開始在這方面接受普京的這樣一種說法,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2月17日,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左)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阿聯酋阿布紮比會晤。美聯社

網上不是流轉一段視頻嗎?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高官在2014年看他們成功策動烏克蘭內部顏色革命之後拍的視頻。現在某種神奇的回旋鏢效應再度展現,我們看到了歷史老人的幽默,我們看到了一場圍繞一個主權國家命運的談判在第三方展開。

整體來看,預期在短時間里,美俄雙方急速達成實質性成果的概率應該說是比較有限的。如何劃分土地?以及如何保證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的承諾能夠兌現?這將會成為兩個非常實質性的難點。但是特朗普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取得各種各樣的交易成果,傳遞出各種各樣豐富的信號,甚至包括目前美歐關係正朝著一個急速轉換的路徑發展,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個人政治聲望的獲取。

特朗普個人認為是這樣,但是在歐美國家內部是有某種政治邊界和約束的。除非美國國內通過有效的政治宣傳機器,將俄羅斯塑造的邪惡帝國形象迅速地加以改變,否則若要在美國的國會當中把美國外交系統達成的談判成果轉換成有效的法律政策,加以落實和執行,預期還將受到更多的約束和挑戰。

在此方面,大家可以沈著應對,仔細觀察,期間地緣政治博弈的好戲,預計也將持續不斷上演。

作者:沈逸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