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月2日,大批國產汽車在山東港口煙台港等待裝船出口。\新華社
編者按:擘劃「十五五」,開啟新未來。2025年的春日,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大幕。深化改革開放,帶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全力促進消費,引領雙循環展現全新氣象;推進和平外交,肩負全球穩定發展使命;釋放政策利好,香港迎來全新發展機遇……面向2025年,聚焦全國兩會,大公報今起推出《兩會前瞻》系列報道,從不同維度對可能出台的最新政策及重要信號進行分析、解讀。與此同時,還開啟全新欄目《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廣泛匯總民情,認真收集民意,深度聯繫民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2026-2030)規劃的謀劃之年。因此,2025年全國兩會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以及將推出的一系列新舉措,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在落實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謀劃「十五五」開篇布局的大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擴大內需、促外貿穩增長、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無疑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一項關鍵詞。有學者建言,及早謀劃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十五五」重大項目,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市場消費需求。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把「擴大國內需求」置於首位,強調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着重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持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
展望「十五五」 國內大循環更暢通
中央定調之後,國家各部委紛紛行動起來。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隨即提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也公開表示,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出更多務實舉措。財政部則在通知中指出,擬在政府採購中給予本國產品相對於非本國產品20%價格評審優惠。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大公報說,「十五五」規劃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十五五」也是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此期間,國內大循環將更加暢通,國內市場將更加活躍,消費潛力將持續釋放。劉英還認為,及早謀劃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十五五」重大項目,也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市場消費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內地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近10%。顯而易見,多數國家仍看好中國市場,積極增加對華投資,彰顯出中國投資市場能有效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
新興市場將有力支撐外貿增長
當前,單邊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升溫。不確定的外部形勢也成為中國2025年對外貿易的主要挑戰。不過,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孟嶽日前公開表示,2025年我國外貿發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條件。要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詞,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也透露,2025年將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提升引資政策吸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預計,2025年中國將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上取得新成效,尤其是提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水平,對中國外貿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構成有力支撐。而隨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日益完善,中國外貿發展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