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未分类 大国谈判充满算计 乌克兰难防美俄宰割
公益广告

大国谈判充满算计 乌克兰难防美俄宰割

乌战三周年和平仍遥远

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侵略星期一(2月24日)满三年。对于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关切的就是不要任人宰割,但俄乌力量悬殊,这场战争很可能就是弱肉强食,一心要收复国土的乌克兰恐要沦为输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12日分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特朗普无视乌克兰和欧洲盟友,直接与普京讨论俄乌战争,接着连日抨击乌克兰,指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不切实际。特朗普称乌克兰不太可能收复所有失去的领土,还指乌克兰早在三年前就应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避免这场战争。特朗普甚至批泽连斯基是未经选举的独裁者,警告泽连斯基尽快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将失去家国。

特朗普也摆明要获取乌克兰关键矿产的开采权,并以此不断向乌克兰施压。只要,他就痛骂,反之,就。乌克兰有丰富的矿产,拥有美国想要的铀、锂、钴和稀土等宝贵战略矿产资源。泽连斯基对开放矿产态度谨慎,几天前他就不客气地指出,尽管美国在战争爆发后,为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军事与其他援助,但要乌克兰提供数千亿美元的矿产财富做为回报,那是办不到的。乌克兰一直向美国要求的安全保证,美方至今模棱两可,这也让基辅早有戒心。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早已演变成消耗战,谁也压不倒谁。特朗普急于结束战争,无心继续军援乌克兰;俄罗斯毫无退让之意;乌克兰最弱,如果没有欧洲大力支援,乌克兰很可能被牺牲。

得克萨斯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政治学教授吉尔森(Cal Jillson)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是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现在已过了三年,和平似乎还很遥远。俄罗斯取得主动权,但乌克兰人似乎仍然决心保卫自己、家园和国土。”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与欧洲盟友态度明确,一起坚定要求俄罗斯撤军。欧美也陆续向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的援助。在国际社会施压下,俄罗斯当时在联合国被孤立,193个成员国中的四分之三多次投票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要求俄国撤军。

特朗普一上台,马上改变这一切。吉尔森说,特朗普估计会撤回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尽快结束战争。“相比美国,欧洲难以取代这种支持,这为普京的胜利之路铺平道路。”

智库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认为,俄罗斯最终将保住从乌克兰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成为赢家,因为普京不太可能撤退。输家会是乌克兰。

穆斯塔法向《联合早报》分析道:“乌克兰可能会向欧洲寻求帮助,但欧洲过于分裂,无力改变特朗普让俄罗斯从和平协议中获得更多利益的想法。”

“在这场地缘政治棋局中,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和普京领导的俄罗斯都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遵守国际法。”

不过,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职高级研究员多西(James Dorsey)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败还未成定局。多西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特朗普上任至今都在口出狂言,前阵子夸口要拿下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加沙,似乎无所不能。“特朗普自称是谈判高手,他在这个第二任期的所谓‘谈判技巧’,就是胁迫对手。他试图扮演难以预测的狂人角色,不断地改变立场试图寻求突破点。然而,这样的手法只会偶尔奏效。”

目前,俄罗斯占领乌克兰约五分之一的领土,包括在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俄方不仅要求基辅割让更多领土,更要乌克兰在任何和平协议中保持永久中立。不仅如此,普京一再发出核威吓。本月14日,,导致核电站第四反应堆的辐射防护罩严重受损。这个核电站曾在1986年4月发生全球最严重的核灾难。在俄乌有可能谈判之前,普京此举明显是在加大威胁。

多西说,尽管美国在胁迫,乌克兰未必只能任人宰割,乌克兰仍然可以继续作战。“两国为战争付出高昂的代价,然而,这个代价还不够惨痛到让其中一方坚持不住,而必须走到谈判桌上谈判。”

俄乌力量毕竟悬殊,吉尔森认为,即使美国持续支持,乌克兰也难以将俄军赶出乌克兰东部,并夺回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吉尔森说,达成停战协议前,普京料会继续缠斗不休,而“当战争结束时,乌克兰将被打残,到时候的战线将成为两国新的边界”。

俄乌战争的走向与美欧关系也相互影响,美国和欧洲最近在慕尼黑闹翻,令人关注欧美能否继续在安全问题上合作。

美国副总统万斯本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狠批欧洲的内部治理,指他们不与民粹主义政党合作,违背选民的意愿,也扼杀言论自由和民主。万斯更指欧洲内部的威胁,比起俄罗斯和中国等威胁更令人担忧,并指责欧洲放弃一些与美国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对于欧洲最关注的防务开支和乌克兰问题,万斯在演讲中只是轻描淡写。

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成员、全球首富马斯克接连呼吁欧洲反移民政党发挥更大作用,惹怒欧洲国家。德国政府日前就不客气地警告外国不要干涉德国政治。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近日也指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和地缘政治事态的立场已发生巨大转变,欧洲需要觉醒,制定自己的国防政策,自我防御。

曾经看似紧密的欧美共同价值观与防务合作戛然生变,这对重度依赖这两大势力勉强抵御俄罗斯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坏消息。正如学者所言,这场仗打了三年,和平似乎还很遥远;如果战争是以美俄双边谈判达成交易的方式快速终结,那又能叫和平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