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国际新闻 德國今選舉 極右勢力崛起添變數
公益广告

德國今選舉 極右勢力崛起添變數

  左圖: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有望出任新一任總理。\法新社;右上圖:德國總理朔爾茨所在的社民黨民調暫列第三。\美聯社;右下圖:德國極右翼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路透社

  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於2月23日舉行新一屆聯邦議院選舉。最新民調顯示,聯盟黨以近30%的支持率排名第一,該黨總理候選人默茨有望出任新總理。由於預計沒有政黨支持率過半,不同黨派須談判籌組聯合政府,德國政局或再次因組閣談判,陷入長期不明朗狀態。德國極右翼選擇黨的支持率穩定排在第二,近日更獲得美國特朗普政府「越洋」支持,該黨能否在選舉中進一步壯大政治力量,獲得更多的議席,也是本次大選的關注焦點之一。

  綜合多項最新民調,右翼保守派的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以近30%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基民盟主席默茨被視為新總理的最熱門人選;選擇黨和現任總理朔爾茨所在的社民黨分別以約21%和約16%的支持率緊隨其後,綠黨的支持率約13%。

  特朗普政府力挺極右選擇黨

  烏克蘭危機、移民和經濟議題是本次大選的焦點議題。除選擇黨外,大多數主要政黨都支持援烏。下一任總理大熱人選默茨更主張在朔爾茨政府的基礎上增加援烏力度。

  外界預計,如果默茨出任總理,德國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遠程導彈的可能性將增加。

  不過,隨着特朗普政府上台,特別是美國副總統萬斯本月中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大肆向歐洲「開炮」後,德國政壇意識到,美國不再願意為歐洲提供安全保障,歐洲必須自己承擔防禦責任。

  默茨21日表示,美國政府近日的一連串改變不是政府更替那麼簡單,而是可能會完全重塑世界地圖。他警告歐洲須謹慎處理烏克蘭問題,必須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保衛自己,德國需要與英法討論「核共享」。評論認為,從美國轉向西歐盟友對德國來說是「歷史性的」,尤其是對長期致力於跨大西洋安全理論的基民盟來說。

  作為德國近年來上升勢頭最強的民粹政黨選擇黨,在本次大選中所獲議席備受關注。選擇黨先是得到特朗普親密盟友馬斯克的公開支持,隨後萬斯在慕安會演講中明確反對德國主流政黨長期以來拒絕與選擇黨合作,並與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而不是朔爾茨舉行會晤,震驚德國政壇。媒體指出,萬斯的演講內容和密會魏德爾的舉動,都是「打破德國政治禁忌」之舉,被認為試圖干涉德國大選,恐促使選擇黨和極右勢力在德國進一步壯大。

  經濟困局移民問題難解

  朔爾茨政府任期內,在俄烏衝突的影響下,德國經濟困境持續,反而連續兩年負增長,德國引以為傲的鋼鐵、汽車企業紛紛破產裁員,民眾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扭轉經濟頹勢的政黨。聯盟黨抓住選民對經濟復甦的強烈訴求,明確提出將經濟年增長率提升到至少2%的目標,並承諾優化營商環境。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5年和2026年德國經濟增長率僅為0.3%和1.1%,遠低於默茨提出的2%目標。特朗普政府目前向全球揮動關稅大棒,歐洲也成為加徵關稅的目標之一,被視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如何應對經濟困局,備受關注。

  此外,移民危機亦是近年困擾德國的主要議題之一。從去年聖誕節至今年2月中旬,德國接連發生多宗外來移民危害公共安全、致多人死傷的重大惡性襲擊事件,導致德國社會對移民的不滿情緒持續高漲。幾乎所有主要政黨都要求採取更強硬的移民政策。值得關注的是,默茨上月提出收緊移民政策,並在選擇黨的支持下通過相關立法,打破了長期以來阻礙主流政黨與極右翼合作的「防火牆」。

  德媒認為,由於默茨多次堅稱不會與選擇黨聯合組閣,因此可能會形成「聯盟黨+社民黨」或「聯盟黨+綠黨」兩種政府架構。但由於在移民及經濟等議題上存在分歧,無論哪種組閣模式,組閣談判恐都耗時漫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