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国际新闻 德國大選勢變天 默茨有望出任總理
公益广告

德國大選勢變天 默茨有望出任總理

  圖:德國選民23日前往投票站投票。\法新社

  當地時間2月23日,德國正式迎來第21屆聯邦議院選舉。保守派的聯盟黨有望成為第一大黨,獲得籌組聯合政府的權力。聯盟黨的總理候選人默茨有望成為新任德國總理。本次德國大選正值該國面臨內憂外患之際,選民們最關心的是經濟和移民問題。分析指出,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面對國內極右勢力抬頭、經濟增長停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的國際新格局,本次大選被視為決定德國和歐洲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節點。歐盟則擔心德國新政府組閣談判需時,導致歐洲出現「權力真空」。

  德國全國各地的投票站將從當天上午8時開放至下午18時,5920萬合資格選民將選出聯邦議會630席,並誕生新一任總理。聯邦選舉委員會的初步官方結果24日揭曉。根據21日的選前最後一次民調,由右翼保守派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以29%的支持率領先,極右翼選擇黨以21%緊隨其後,現任總理朔爾茨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在民調中以15%的支持率位居第三,而綠黨則以略高於13%的支持率位居第四。值得注意的是,約20%選民尚未決定投票意向。

  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有望取代朔爾茨出任新總理,也是聯盟黨時隔四年重新有望執政。但由於該黨得票未過半,必須尋求籌組聯合政府,鑒於各政黨在移民、俄烏等議題上的立場不一,組閣談判預計會相當棘手。反移民的選擇黨支持率上升,預計該黨將在本次大選中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但是,主要政黨普遍排除了與極右翼選擇黨合作的可能性,而多黨聯合政府相當脆弱,朔爾茨政府正是由於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在財政政策上出現嚴重分歧出現破裂,導致提前舉行大選。

  選民:「激動但害怕」

  德國選民對經濟狀況尤其不滿。在通脹高企、移民問題等因素影響下,德國社會撕裂,左右陣營支持者的隔空對壘蔓延至街頭。前一天,右翼人士在首都柏林示威抗議移民政策,其間有左派人士試圖阻擋遊行,批評右翼示威者是納粹分子,警方隔開兩邊陣營避免衝突。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選結果,德國民眾感到「激動和害怕」。在柏林最中心區米特區投票點,一位選民向英國《衛報》表示,移民無疑是德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議題之一,但她認為其他話題如經濟、社會平等等同樣值得關注。在被問到對大選結果的看法時,她則笑着回答說當然感到激動,但同時「又有一點害怕」。

  62歲的城市規劃師丹尼爾.霍夫曼接受法新社採訪時則認為,目前德國「正在經歷非常不確定的時期」,他認為現在德國必須要有改變。32歲的珍妮.沃默則表示對她而言,關鍵問題仍然是氣候保護和烏克蘭問題,尤其後者因為「特朗普和美國的突然行為」變得更為嚴峻。

  76歲的選民巴爾洪則投票給選擇黨,她說自己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租金和其他開支一直在升高,我對政治很失望,有其他選擇可能更好」。

  歐盟密切關注

  歐盟正密切關注本次選舉的結果,希望能帶來一個更團結的政府,能夠推動德國國內和歐盟的政策。歐盟正面臨經濟增長和競爭力低迷之苦,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歐洲發動貿易戰,更繞過歐洲直接與俄羅斯進行俄烏衝突談判,令歐盟成為局外人。

  但是,德國組閣談判歷來艱難,往往拖延數月,導致政治長期癱瘓。法國最近政治動盪不斷,總統馬克龍自身難保,歐盟擔憂德國此時出現權力真空,將進一步削弱歐洲應對關稅戰和俄烏衝突的能力。一名歐洲外交官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歐洲有時「會害怕德國的領導」,但沒有德國「又很難運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馬斯克:聯邦僱員須交每周工作報告

美俄明舉行俄烏停戰次輪談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