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關稅”的威脅下,近半加拿大曾一度引以為傲的“國民企業”正考慮南下,包括Lululemon等巨頭或將轉戰美國!
據英文媒體Toronto Star報道,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大量加拿大企業正在重新審視其商業布局,不少公司正考慮加大對美國市場的投資,甚至直接將總部遷往美國,以規避關稅帶來的巨大衝擊。
近半加拿大企業被”新關稅”嚇慘跑路!
企業遷移是一項昂貴且破壞性的決策,但在特朗普的經濟壓力下,許多加拿大企業正計劃向美國市場投入更多資金,以維持對美出口的競爭力。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250家有對美出口業務的加拿大企業中,48%的公司計劃增加對美國的投資,以減少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普華永道(KPMG)加拿大區管理合伙人Lucy Iacovelli表示:“新一屆美國政府的經濟和貿易政策正在加拿大乃至全球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


已有大企業率先“叛逃”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BAM):全球管理資產達$1.4萬億美元,已於去年將總部從多倫多遷往紐約。
TFI International:加拿大最大卡車運輸公司(市值$119億美元),近日宣布計劃將公司註冊地遷至美國,因其70%的業務來自美國市場。
Mullen Group(另一家總部位於阿爾伯塔省的卡車運輸公司)也表示,正考慮類似舉措。
Barrick Gold(總部位於多倫多的全球礦業巨頭)也透露,在川普執政下,將總部遷往美國可能變得更容易。
川普直言,他將利用“經濟武力”(即關稅)迫使加拿大製造業轉移至美國,甚至揚言要吞併加拿大。他向全球企業喊話:“來美國生產,我們將提供世界上最低的稅率。”
Lululemon、Shopify等加拿大企業恐紛紛“撤離”!
雖然加拿大和美國的企業稅率幾乎相同(分別為26.2%和25.8%),但不少加拿大企業依然被吸引轉戰美國,主要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更大、股票估值更高,而高管薪酬往往與股價直接掛鈎。
以下企業是最有可能“叛逃”美國的加拿大公司:
Shopify(總部位於渥太華):這家電商巨頭 66% 的收入來自美國,僅 6% 來自加拿大。CEO Tobi Lütke 曾公開表示,加拿大缺乏企業雄心,難以吸引頂尖人才。
Constellation Software(總部位於多倫多):這家併購軟件公司的48%收入來自美國,僅10%來自加拿大。
Alimentation Couche-Tard(總部位於魁北克省拉瓦爾):這家便利店巨頭的93.5億美元營收中,71%來自美國,僅20%來自加拿大,主打品牌Circle K在美國門店遠超加拿大。
Lululemon Athletica(總部位於溫哥華):這家全球知名的運動服品牌65%的業務來自美國,而加拿大僅占13%。
Onex(總部位於多倫多):加拿大資產管理巨頭,約50%的收入來自美國,而加拿大業務僅占21%。
WSP Global(總部位於蒙特利爾):這家工程諮詢公司80%的收入來自海外,僅18%的員工在加拿大。
Magna International(總部位於安省奧羅拉):作為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僅10%收入來自加拿大,美國市場占比22%,其餘來自全球26個國家。
Magna的CEO Swamy Kotagiri近日直言:“如果真的對加拿大進口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供應商無法承受,也無法生存。”
過去幾十年,不少跨國企業都在加拿大設立總部,並在這裡持續發展。然而,面對川普的關稅戰威脅,加拿大企業恐怕“扛不住”巨大壓力,選擇南下。

加拿大超20年華人老移民也失望離開!
與此同時,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華人網友對“想要離開加拿大”的話題展開了激烈熱議,其中包括大批在這裡生活超20年的老移民。
小紅書網友@Lulu表示:“來加拿大22年了,越來越想逃……尤其不滿的是高稅、0福利,稅全去養了難民和懶人了,生活環境越來越差,越來越覺得生活沒有希望……”

她坦言,自己真的很想逃離加拿大回流。
另一位華人網友@william Li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今年31歲的他在加拿大待了27年,最終想換個國家生活了。

“從10幾年前剛畢業最低工資都能養活自己,到現在稅前$12萬都不能養活自己了。從來沒見過印拿大變這麼差,即使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終於要徹底離開生活了27年的地方。”他寫道。
對於這件事,大批華人網友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來了20年了,也有點煩了,感覺是圍城。”
“我十年了,真是越來越不適應了。”
“來了21年,也是最近好迷惘啊,想回去,但為了小孩覺得還是留在這比較好。”

“來了25年了,孩子上了大學立馬回國。”

“我也是,來了22年,越來越覺得加拿大變得不適合生活了。”

“跟你一樣來了23年了,真的覺得走不了是因為無奈,能走早走了。”

“來了15年了,最開始10到16年在溫哥華的時候還是挺好的,但後來跑到加東來真的覺得這個地方不是人待的……生活充滿了絕望,身體也越來越差。”

“我來21年了,除了開始兩三年苦些,我覺得還好。就是土豆把加拿大搞壞了,特別是治安,沒有安全感,亂引進難民,人的素質也差。”

“一樣樣的,來了23年,孩子7年級,越來越想走。等孩子上了大學就走,估計先回國再說吧。”

“一樣的,來了24年了,我的青春,最好的年華。現在加拿大被霍霍成這樣了,大家還執迷不悟的。”

“來了25年,眼看着一個一流國家變成了三流國家。”

“感覺大人浪費生命,小孩浪費時間……”

“我也快20年了,雖然習慣了但也想離開了。”

“我也來了22年了,加拿大越來越不宜居了。”

“已經溜了,後悔沒早點溜。”
“正在溜的路上,太后悔這麼晚才開始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