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卓銳生
《南華早報》與《華爾街日報》近日相繼報導,中美正在商討領導人訪問之事,可能不久之後進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日回應說“你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外界則相信,兩國官員已就其國家領導人訪問對方國家進行商討。
今年一月,《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特朗普告知顧問,計劃在就職後訪問中國。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希望在上任後的前100天內開啟訪華之行。因為希望儘快出政績,同時中美之間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美方比中方更希望儘速促成訪問。
特朗普政府近期又試圖對中方施行“極限施壓”,以累積籌碼。中國駐美大使謝鋒10日應邀向“春天裡的中國”全球媒體對話會美國專場發表緻辭時警告,“極限施壓注定撞上南牆,打關稅戰、貿易戰損人更害己,禁限投資如同殺雞取卵,‘以台制華’隻會引火燒身。”
有理由相信,中方會要求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更進一步、更堅定的承諾。如果特朗普真的希望儘快落實訪華,他必須在台灣問題上做出實質讓步。
美國《外交事務》2月25日刊登題為《對台灣的執念--美國戰略不應押注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的評論文章,直言美國不該為了協防台灣而與中國發生衝突,否則美國將面臨災難性後果。文章作者是華盛頓智庫“國防優先基金會”軍事分析主任詹妮弗·卡瓦納和“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美國治國方略項目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維特海姆。作者認為:“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防止中國主導亞洲事務,而非保住台灣。即便中國統一,美國仍有能力聯合盟友遏制”。
美國戰略專家認為保台不是美國核心利益;特朗普希望儘快訪華,與中國達成交易。這些都會讓台灣當局感到緊張。美國棄台可能比預期快,就如同美國放棄烏克蘭、放棄澤連斯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