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3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你今天的早餐攝入了多少熱量、蛋白質和脂肪?”“你的體重減輕了,但減掉的是脂肪還是肌肉?”……3月23日,安徽醫科大學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健康科技企業,在合肥發布體重管理大模型智能助手“減單”,希望借助AI技術提高減重的個性化幹預質量和診療效率。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大模型智能助手“減單”,由安徽醫科大學等聯合科研團隊,運用國内外多個AI大模型技術,結合超過40萬名肥胖相關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數據,不斷訓練而成。
“作爲減重醫生,我們在工作中存在不少痛點。比如詳細了解患者的基礎信息、患病史、肥胖史、飲食偏好等,這個過程就需要約1個小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内分泌科鄭雪瑛博士說,現在通過患者與“減單”互動生成結構化健康檔案,醫生可以在30秒内快速掌握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畫像。
用戶拍照上傳每餐食物,大模型智能助手自動識别分析營養成分和熱量,結合用戶健康檔案,生成個性化評價和膳食指導建議。在發布現場,研發團隊演示了“減單”的多個應用場景。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2018年我國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爲34.3%和16.4%,6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爲11.1%和7.9%,并呈逐年遞增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若該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達到70.5%和31.8%。
安徽醫科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臨床醫學院執行院長翁建平介紹,AI大模型智能助手結合專業化醫生的人工支持,可以實現對肥胖人群“千人千策”式的個性化幹預,幫助老百姓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預防”。下一步,研發團隊将繼續優化“減單”的功能并緻力于推廣,讓人工智能技術惠及我國更多的肥胖相關慢性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