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日前通過國家驗收。該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将爲生命科學研究和重大疾病診治提供全尺度、多模态的成像技術支撐,助力全景式解析生命奧秘。
該設施于2019年5月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由北京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推動,并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單位進行建設。其核心裝置包括多模态醫學成像裝置(裝置一)、多模态活體細胞成像裝置(裝置二)、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裝置(裝置三)及全尺度圖像數據整合系統,可對生命體從分子到器官的結構與功能進行跨尺度可視化觀測與精确測量。
“成像設施将打通尺度壁壘,多層次、全景式揭示生命的奧秘。”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成像設施首席科學家程和平院士表示。設施已吸引29項數字生命重大項目建議書,未來将圍繞腦科學、腫瘤診療等國家戰略方向開展系統性攻關。
生物物理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成像設施總工程師徐濤院士表示:“設施建設催生了一批自主研制的科學裝備,今後将繼續推進科研裝備的國産化進程。”在設施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僅生物物理所就研制出世界領先的冷凍光電關聯顯微鏡、納米分辨率單分子定位顯微鏡、活細胞超分辨成像顯微鏡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儀器,并實現部分關鍵核心部件的國産替代。
據悉,成像設施将實行開放、流動、擇優的機制,面向全國開放共享,還将與海外生物醫學成像平台建立國際聯盟。成像設施将爲複雜生命科學問題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組學研究手段,全景式研究和解析生物醫學重大科學問題,推動生物醫學研究向前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