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睡眠,優先之選”。當日,由中國睡眠研究會主辦的2025年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發布會暨全國大型科普活動啓動儀式在京舉辦。會上,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報告。
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表明,基于15萬人以上的可穿戴數據顯示,國民開始注重夜間睡眠時長,但仍愛熬夜。目前我國人群夜間平均睡眠時長爲6.85小時,較去年增加6分鍾。但入睡時間爲00:18,較去年晚17分鍾。國民午睡時長增加。72%的人群午睡時間超過30分鍾,較去年增加9%。一線城市的人群,午睡時間也多爲30-60分鍾。社交類運動使睡眠主觀滿意度更高。規律運動人群的綜合睡眠質量高于很少運動人群,規律運動人群普遍有着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須加強幹預。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時長較短、清醒次數偏多,睡眠質量較低。
良好健康的睡眠給我們帶來軀體機能的休整和精力精神的恢複。少年兒童擁有健康睡眠,可以促進身心發育,增強學習能力;中青年擁有健康睡眠,可以消除疲勞,保持良好工作狀态;老年人擁有健康睡眠,可以延緩衰老,減少疾病的發生。
國際睡眠組織公認睡眠、營養和鍛煉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而睡眠則更是基石的基石,強調了充足和持續的睡眠的重要性。很多研究表明,健康的睡眠需要充足的持續時間、良好的質量、适當的入睡時間和規律性,并且沒有睡眠障礙或紊亂。這對于代謝調節、情緒控制、行爲表現、記憶鞏固、學習和大腦恢複過程十分重要。
睡眠問題是公共健康問題,睡眠障礙和認知損害、内分泌紊亂、心腦血管損傷、免疫力低下、新陳代謝阻抑、抑郁焦慮等形成密切關聯關系。睡眠時間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風險是對照組的1.48倍,中風的可能性是對照組的1.15倍。睡眠時間短的兒童比沒有睡眠時間的兒童更容易肥胖。同時,睡眠又是人體最好的補品,良好的睡眠可以抵禦感染和炎症的發生發展,可以推延慢性重大疾病的加重,可以平緩心理創傷。(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