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郵報》報道,一位擁有最高機密權限的消息人士透露,特工及其代理人涉嫌幹預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2022年赢得保守黨黨魁選舉,而且印度試圖更大範圍與各黨派政客拉近關系。


該消息人士稱,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發現,印度特工在博勵治的黨魁競選期間曾參與籌款,并在南亞裔社區組織支持活動,最終博勵治以壓倒性優勢赢得選舉。但CSIS的評估指出,這種幹預并非高度系統化或全面組織的行動。博勵治在第一輪投票中即以68%的得票率獲勝。
這位消息人士獲得國家安全許可、能夠接觸最高機密報告,表示CSIS沒有證據顯示博勵治本人或其核心圈子成員知曉印度特工及其代理人的相關行爲。
《環球郵報》未披露該消息人士身份,因爲其無權公開洩露機密信息。
消息人士稱,CSIS沒有将此情報通報給博勵治,因爲他尚未獲得查看機密文件或接收有關外國幹預活動簡報的安全許可。值得注意的是,博勵治是唯一拒絕申請安全許可的聯邦黨魁。
保守黨領袖發言人利利(Sam Lilly)表示,博勵治的黨魁競選嚴格遵守了所有相關法律和規則。
在2024年舉行的外國幹預公共調查中,負責該調查的法官霍格(Marie-Josée Hogue)指出,中國和印度是加拿大主要的外國幹預行爲體,通過外交官和代理人幹預加拿大内政。她在2024年1月發布的最終報告中提到,印度的代理人暗中向多位加拿大政客提供“非法資金支持”,以幫助親印候選人當選,或對當選政客施加影響。

不過霍格法官也強調:“情報并不一定表明當選官員或候選人知曉這些幹預行爲,也不一定代表這些幹預取得成功。”
CSIS發言人斯隆(Lindsay Sloane)周一表示,情報局在霍格調查中作證稱,“沒有理由相信在2022年保守黨黨魁競選中獲得支持的候選人知情。”
斯隆還表示,CSIS曾向博勵治的幕僚長托德(Ian Todd)提供過一份機密簡報,介紹了包括黨魁選舉在内的外國幹預威脅行爲和戰術。
她強調,CSIS高度重視所有外國幹預指控,并正在積極調查中。
去年6月,國家安全與情報議會委員會(NSICOP)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北京和新德裏均幹預了保守黨黨魁選舉。報告提到“印度涉嫌幹預加拿大保守黨黨魁選舉”,但未具體說明是否涉及博勵治或其他候選人。
在周日正式啓動聯邦大選競選時,博勵治向記者表示他不信任自由黨掌握安全許可程序,并指出該許可将限制他發言和監督政府的能力。
他說:“我不會參與一個由自由黨操控、決定我可以看到什麽、說什麽、評論什麽的政治性程序。”他還稱,如果CSIS認爲有必要,可以直接向他通報情況。
去年10月,在霍格調查中,時任總理杜魯多曾提到NSICOP報告,批評博勵治“對是否受到外國幹預毫無好奇心,也不願調查真相”。
霍格法官呼籲所有聯邦黨魁申請國家安全許可,以便接觸可能影響本黨成員的最高機密情報。該許可申請程序極其嚴格,包括對家庭成員的背景審查、信用與犯罪記錄核查、以及涉及個人隐私的問題(如是否使用過毒品)等。
在一份提交給調查委員會的訪談記錄中,杜魯多提到他的國家安全與情報顧問德魯安(Nathalie Drouin)曾向他展示一份“爆炸性”的情報,涉及一個政黨。記錄中未透露是哪個政黨,但他在2023年10月16日的聽證會上表示,情報顯示保守黨一些政治人物或成員涉嫌被外國幹預或易受幹預。
在保守黨律師追問下,杜魯多随後承認他也收到過涉及自由黨和其他黨派成員被外國幹預影響的秘密情報。
霍格法官在其最終報告中淡化了NSICOP報告中提及議員與外國勢力有意或無意合作的指控。她表示:“盡管确實發現一些個案,例如試圖讨好國會議員的行爲,但這一現象仍屬邊緣,且總體無效。”她補充說:“盡管有關國家的行爲令人擔憂,個别議員的行爲也存在問題,但并不值得引起廣泛恐慌。”

本周一,由加拿大設立的“選舉安全與情報威脅特别工作組”(SITE)宣布,在爲期37天的聯邦大選期間,他們将每周發布一次有關外國幹預的簡報。
CSIS副局長、SITE工作組主席勞埃德(Vanessa Lloyd)表示,安全機構正密切關注中國和印度,此外還包括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幹預行爲。
她說:“我們已經看到印度政府有意圖也有能力幹預加拿大社區及民主進程,以彰顯其地緣政治影響力。”她指出,“加拿大及其境内代理人和網絡聯系人正越來越多地被印度政府依賴,以執行其外國幹預活動。”
2023年9月,加印關系因杜魯多指責印度特工涉嫌謀殺加拿大錫克族活動人士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而陷入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