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3月23日電 (記者 餘瑞冬)上任剛10天的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23日向總督瑪麗·西蒙提請解散國會并獲準,從而提前啓動聯邦大選,即聯邦國會衆議院選舉。
按照加拿大選舉法規定的最短競選期,此次大選投票日定在今年4月28日。
這也是加衆議院席位由原有的338席增至343席後的首次大選。卡尼将率加拿大自由黨争取實現連續第四次大選勝選。
卡尼表示,加拿大需要打造成爲“七國集團(G7)中最強大的經濟體”,且需要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關稅政策。
今年是加拿大大選年。聯邦大選法定日期爲不遲于今年10月20日。加衆議院原計劃3月24日複會。在目前複雜的加拿大國内政治和地緣政治形勢下,此次大選在國會複會前提前啓動,符合輿論普遍預期。
自由黨在赢得2015年秋季大選後,迄今已執政近10年。但在2019年和2021年大選中,該黨均未獲得衆議院過半席位,僅能維持少數政府。面對民意支持率下滑和黨内壓力的前總理特魯多今年1月6日宣布,将在自由黨選出新領袖之後辭任黨領袖和總理。3月9日,加央行前行長、經濟專家卡尼在自由黨領袖選舉中高票勝出,并于14日宣誓就任總理。
自由黨易帥後,民意支持率已擺脫兩年多以來的頹勢,出現明顯快速反彈。近期部分民調平台數據顯示自由黨支持率已追平甚至反超最大對手保守黨。
此次大選正值加拿大與其鄰國、最大貿易夥伴美國因經貿問題導緻雙邊關系遇冷之際。如何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以及如何削減龐大财政赤字、應對經濟民生挑戰和氣候變化等問題,都将是競選主要議題。
卡尼出任總理10天以來在内政、外交上動作密集,可視作其上任“三闆斧”。其一,大幅精簡内閣,由特魯多時期的37人減至24人。其二,纾緩民生壓力,調整經濟結構。卡尼已簽令取消消費者碳稅,取消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計劃,同時拟推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國内省際貿易壁壘、出台首次購房激勵優惠政策等。其三,調整外交姿态。其首次外訪選擇了法、英兩國而非美國。他還宣布将與澳大利亞加強軍備技術合作,并要求重審美國F-35戰機采購合同等。
保守黨以“加拿大優先,爲了改變”爲競選口号。該黨黨魁波利耶夫稱,加拿大人“不能再承受自由黨失去的又一個10年”。該黨近來批評卡尼與特魯多的路線本質一樣,并指稱卡尼隐瞞其金融資産和利益沖突。
卡尼此前并非國會衆議員,也是加拿大曆來少有的非民選總理之一。此次大選中,他将在渥太華的内皮恩(Nepean)選區參選。但若自由黨此番敗選,他将很可能成爲加拿大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總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