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根據一份內部報告顯示,透過省府計畫招募到本省的外國護士在抵達後面臨「重大障礙」,包括缺乏住房、兒童保育和交通。
省移民局的報告指出,嚴格的訓練計畫、文化衝擊和對失敗的擔憂導緻這些新兵承受巨大的壓力。
這展示他們沒有被充份告知計劃的要求或本省的生活實況。
價值六千五百萬元的計劃於二0二二年宣佈,旨在到二0二八年引進一千五百名外國護士到本省,在護士嚴重短缺的地區工作。
應徵者在政府資助的初級學院接受培訓,每週工資為五百元。
但透過本省資訊取得法獲得的二0二四年十一月計劃第一階段報告描繪一個組織不善的項目,該項目未能讓外國護士為來到我國後將面臨的事情作好準備。
報告指出:「在第一階段啟動初期,參與者的安頓遇到重大障礙。在大多數地區,計畫參與者必須處理讓他們融入的複雜問題,這可能會對他們的全面參與產生負面影響。」
一名護士向本地媒體講述這計劃,表示在二0二三年六月離開非洲祖國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事情。
由於擔心受到影響,他要求匿名。
他說,省政府將計劃描述為「進修培訓」,沒想到課程負擔這麼重長達數月,目的是讓外國護士的經驗符合本省的標準。
他於二0一九年在自己的祖國獲得護理文憑。
他說:「我們受到像孩子那樣的對待,我們沒有得到正確的信息。」
內部報告列舉讓護理人員安頓到本省各地區存在的幾個問題,這些地區通常遠離城市中心。
尋找可負擔的住房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對於那些帶著五名孩子來到這裡的人來說。
據報導說,缺乏信用記錄讓他們處於更加不利的境地。
在加斯佩(Gaspe)地區,最終建造模組化單元來安置一些外國護士。由於缺乏日托場所,一些新兵的配偶被迫留在家中照顧孩子。
此外,許多地區沒有廣泛的公共交通,意味著護士必須考取本省駕駛執照併購買汽車,這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筆意想不到的開支。
報告指出:「這些問題……真實反映在本省生活的成本和挑戰的重要性」並指出許多人發現自己陷入財務困境。
政府最終在計劃的第一階段花費大約一千五百萬元,或者說為招募的二百零其名護士每人花費大約七萬七千元。
滿市民權組織種族關係行動研究中心(CRARR)行政主管傅尼米(F. Niemi)說:「我真不明白為何在製定這項目時沒有適當考慮這些問題。」
報告還指出,為期約九至十四個月的培訓計劃本身也存在困難,並指出醫療保健系統的勞動力短缺導緻很難找到教師和實習主管。
研究也發現,學生因為面臨失敗而承受巨大的壓力。
如果新兵未能通過課程,他們就會被取消參加計劃的資格,並且無法獲得經濟支持,例如計劃包含的兼職護理員工作。
理論上他們可以重新入學,但在等待課程重新開課期間,他們不允許工作——這情況可能會持續數月。
接受加通社採訪的這位護理師在在二0二四年六月的計劃實習部份中沒通過。他於一月重新入學,但在此期間不得不向朋友借錢來支付房租和購買食品雜貨。
據他說,在他到來之前對失敗的後果還不清楚,如果他在來此之前就知道計劃是如何運作,他就不會離開家園。
「我不高興,」他說。「在我的祖國至少還有家人,還有兄弟姐妹…但這裡的情況並非如此,我沒錢寄回去,也沒有錢做任何事情,因為我所有的錢都用來買食品雜貨。」
傅尼米說,有些護士即使完成訓練後仍很難找到工作,他說他從某地區的新兵那裡聽說「人們不想接受黑人護士的服務」。
為了回應資訊公開請求,政府還發布參與計劃第一階段的每間初級學院的報告。
報告詳細列舉一系列挑戰,包括繁重的工作量和令許多新兵感到難以承受的強化訓練計畫。
學院發現,許多外籍護士經歷文化衝擊,有些人難以適應本省法語的詞彙和口音。
一間大學指出,有關墮胎和臨終醫療援助的討論「給一些學生帶來情感和道德壓力」。
計劃第一階段的招募者來自阿爾及利亞、喀麥隆、摩洛哥、突尼斯和模裏西斯。
政府報告說:「快節奏的學術環境和失敗的深遠後果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
儘管面臨挑戰,大多數外籍護士還是完成培訓計畫。
省移民部發言人達菲波爾德(X. Daffe-Bordeleau)表示,截至二月底已有八百六十七人成功完成「再培訓」,其中包括前兩階段學員的百分九十以上。
計劃的第五階段目前正在進行中,政府希望在二0二八年實現招募一千五百名護理人員的目標。
發言人還表示,後續階段的大多數學生在抵達我國之前就已獲得住房安排。
達菲波爾德洛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有鑑於前幾批移民的經驗,我們在海外移民抵達前幾個月對他們進行陪伴,這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在安頓下來時遇到的問題。」
移民部長羅伯格(J. F. Roberge)的辦公室沒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