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韓國浦項市一家鋼管廠的鋼鐵製品。\法新社
綜合《華爾街日報》、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美國政府本月12日對進口鋼鋁加徵25%的關稅,還將從4月2日起對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韓國等美國盟友均成為美國「關稅大棒」的受害者。分析指,韓國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被停職後,韓國政府群龍無首,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談判難上加難。
在尹錫悅和國務總理韓德洙接連被停職後,副總理崔相穆代行總統職責。崔相穆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之箭」已開始瞄準韓國。美媒指出,崔相穆迫切想要說服特朗普不要對韓國商品加徵關稅,但崔相穆的「跛腳鴨」身份降低了特朗普與其通話的興趣。
韓國是最大的對美鋼鋁出口國之一。由於對美出口依存度高且國內市場需求低迷,美國加徵鋼鋁關稅,料重創韓國鋼鐵製造商。2024年美國對韓國貿易逆差超過660億美元,韓國是特朗普口中「利用美國」的國家之一。
分析認為,韓國將是最容易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衝擊的國家之一。由於韓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相對較少,韓國也很難效仿加拿大等國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韓媒此前報道,美國能源部已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韓國政府辯稱,美國此舉的原因並非韓國外交政策問題,而是與美國能源部下屬研究所的保密問題有關。雖然韓國政府正加緊與美方談判爭取從該名單中被剔除,但距離4月15日措施生效僅剩20多天,是否能夠成功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