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加國新聞 馬斯克”插嘴”加拿大選舉不構成外國幹預!選舉官劃清一道紅線!
公益廣告

馬斯克”插嘴”加拿大選舉不構成外國幹預!選舉官劃清一道紅線!

負責監控加拿大聯邦大選是否受到外國幹預的官員表示,他們專注于隐蔽且有意圖的幹預行爲,這并不包括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表的個人觀點。

今年的大選是自此前選舉中揭露出外國幹預行爲以來的首次聯邦大選。爲了應對這些威脅,加拿大已建立起新的防範機制與程序,監控并及時向公衆發出警告。

官員們表示,他們正在監測社交媒體上煽動分裂的行爲,但在周一的簡報會上明确指出,這與個人自由表達意見是兩回事,無論該個人有多大的影響力。

加拿大樞密院辦公室内閣傳播事務助理秘書Laurie-Anne Kempton用法語對記者表示:“馬斯克先生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不屬于外國幹預範疇。”

加拿大民主制度事務助理秘書Allen Sutherland補充說,盡管馬斯克在加拿大乃至全球擁有“龐大的粉絲群”,但他在網上發布的内容“屬于個人觀點的表達”。

他說:“這顯然不是秘密行爲,而是本質上極爲公開的。加拿大人将在整個競選過程中自行判斷他或他人所表達的意見。我們相信加拿大人有能力分辨哪些是真實的,哪些可能并不屬實,哪些值得傾聽,哪些應該忽略。”

官員們也指出,如果有證據表明馬斯克或其他外國勢力操縱社交媒體算法,以在選舉期間推動特定信息,那麽此類行爲将受到調查。

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網絡、關鍵技術和民主韌性局局長Larisa Galzada說:“如果我們發現某些行爲具有外國支持,特别是國家支持的迹象,我們會将其标記出來。”

馬斯克是社交平台X(原Twitter)的擁有者,他經常就國際政治發表評論,包括加拿大事務。去年,他曾利用影響力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上個月,他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還呼籲推翻英國的新工黨政府。

今年1月,前總理杜魯多宣布辭職時,馬斯克表達了對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支持,并轉發了他2024年12月的一條推文,稱杜魯多爲“一個令人難以忍受的工具”。

馬斯克目前尚未就新當選的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Mark Carney)發表評論。卡尼本月初當選爲自由黨黨魁,并作爲執政黨領導人出任總理。

作爲特朗普的高級顧問,馬斯克目前正領導美國政府内部一系列有争議的裁員與削減開支行動,并呼應特朗普對加拿大的攻擊言論。

特朗普曾稱杜魯多爲“州長”,這是特朗普提出讓加拿大成爲美國一個州時使用的貶低性稱呼,并重複了對加拿大銀行監管制度的不滿。

特朗普本人也在加拿大大選前表達了看法。他上周表示自己“不在乎”誰赢,但可能更傾向于自由黨政府,聲稱自由黨“更容易打交道”,并稱博勵治“不是我的朋友”。

在周一另一場簡報會上,加拿大首席選舉官Stephanie Perrault表示,目前沒有發現來自美國的具體威脅,但他重申:公開發表觀點不被視爲惡意幹預行爲。

“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中,這意味着我們會接收到來自國内外的信息和影響。這并不違反加拿大的選舉程序或法規。”

官員們在尋找什麽樣的威脅?

周一簡報會上出席的包括“選舉安全與情報威脅小組”(SITE)以及“快速應對機制”(RRM)代表,專門負責識别并應對針對民主制度的外國威脅。

自2023年SITE任務範圍擴大以來,該小組已經監督了多次聯邦補選,以及今年爲的自由黨黨魁選舉。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運營副主任Vanessa Lloyd表示,雖然加拿大在外國網絡攻擊目标名單中仍屬于“相對優先級較低”的國家,但這一威脅仍“不可小觑”。

“總體而言,我們發現本次大選中潛在的威脅行爲可能與過往選舉中的情況不同。”

“SITE評估認爲,盡管公衆對外國幹預的意識有所提升,但多數威脅行爲體仍可能繼續活動,并可能已經調整其技術手段,以更隐蔽地開展幹預行動,這使得識别難度進一步提高。”

Lloyd指出,人工智能工具(如生成式深度僞造)在本次大選中可能被更多用于影響選民,這一警告與加拿大通信安全機構(CSE)本月初發布的報告一緻。

她還提到,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是最有可能在選舉期間試圖施加影響、推進本國利益的外國國家行爲體。

相關官員将持續監測系統性的、有組織的影響和幹預活動,在适當時發出警告,同時在整個選舉期間定期發布威脅形勢簡報。

一旦發現威脅,将上報由多位高級副部長組成的“選舉誠信小組”,成員來自公共安全部、司法部、外交部和總理國家安全與情報顧問。他們将共同評估是否需要向選民發出警告。

Kempton表示,小組發布公衆警告的門檻非常高,并會考慮該行爲是否可能單獨擾亂或影響選舉結果。她說:“公開發布警告本身也可能被外國勢力利用來制造分裂、破壞民主。”

“我想非常明确地指出:該小組不會對個人觀點進行評判。他們關注的是幹預、虛假信息和其他惡意行爲,而不是合法的公共影響力。例如,公衆人物表達對某位候選人的支持,不屬于幹預行爲,而是個人觀點的體現。”

“外國幹預是指外國組織、國家行爲體或個人,爲推進本國利益、損害加拿大國家利益,所采取的有意圖且隐蔽的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萬錦Old Kennedy新建房工地大火

特朗普陰影籠罩加拿大:兩黨角逐的大選,誰更有戲?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