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加國新聞 加拿大或被美國列“骯髒15國”黑名單 卡尼警告
公益廣告

加拿大或被美國列“骯髒15國”黑名單 卡尼警告

周二(3 月 25 日),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新斯科舍省的一場競選活動上警告,加拿大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美國新一輪關稅衝擊。

特朗普政府計劃從 4 月 2 日起,對所有貿易夥伴實施全面的“互惠”關稅,加拿大首當其衝。

這意味着,繼 3 月初對部分產品加征 25% 關稅,以及兩周前對鋼鐵和鋁製品再加 25% 關稅後,加拿大的出口產業將再受重創。

卡尼:“做好最壞的準備”

卡尼表示,他表示,儘管當前正值競選期,但作為總理,他和內閣仍在採取行動應對。

聯邦政府已經採取多項措施,以減輕關稅衝擊對加拿大經濟和工人的影響。

調整失業保險政策——為可能受影響的加拿大工人提供更多支持;

制定報復性關稅——最大程度打擊美國經濟,同時減少對加拿大本土經濟的損害;

推動“加拿大優先”採購政策——確保政府大型項目更多採購本國企業產品;

加速清除加拿大國內貿易壁壘——增強本國市場競爭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加拿大企業和工人。”卡尼強調,加拿大將採取精準打擊策略,對美國施加高效而有力的報復性關稅,同時保證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最小化。

卡尼周一(3 月 24 日)在紐芬蘭競選時表示,當前與美國的貿易與安全談判可能需要等新一屆政府成立後才有結果。

“總統正在等待加拿大選舉的結果,看看誰能獲得強有力的民意授權,”卡尼說,“我希望加拿大人支持我,之後我們就能好好談一談。”

特朗普:‘可能會給部分國家豁免’

儘管特朗普此前一再強調,這次關稅將是“全面、徹底、覆蓋所有貿易夥伴”的,但最新消息顯示,美國政府可能會對部分國家網開一面。

據《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在周一的一場白宮活動上表示:“我可能會給很多國家免除關稅。”

但他並未透露哪些國家可能獲得豁免,也未說明哪些產品類別會受到影響。汽車、木材和半導體芯片是即將公布的新關稅對象,而加拿大這些產業的出口正好依賴美國市場。

特朗普在內閣會議後向記者表示,美國在貿易上“被所有國家剝削已久”,而這次關稅調整將為美國帶來“天文數字級別”的收入,讓美國可以繼續降低國內稅收。

加拿大或被美國列入“骯髒15國”黑名單!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上周均表示,新關稅將集中針對全球貿易順差最大、非關稅壁壘最嚴重的 10 至 15 個國家。

貝森特直言,稱這些國家為“骯髒 15 國”(Dirty 15),美國將向這些國家提供“對等關稅數值”,迫使它們削減壁壘或接受談判。而在美方的貿易逆差排名中,加拿大或難逃被列入“骯髒 15 國”的命運。

表面上,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超過 600 億美元,但這一數據的主要來源是加拿大向美國出口的能源產品。如果剔除能源因素,美方對加拿大實際上是順差!

儘管如此,特朗普近期頻頻指責加拿大“占美國便宜”,並暗示新的關稅措施可能會進一步針對加拿大商品。

即使加拿大不被直接納入新關稅名單,4 月 2 日也將是一個關鍵日期:美方對北美自貿區汽車零部件等商品的臨時豁免將到期。這些 25% 的關稅原本是為了向加墨施壓,在“遏制芬太尼走私”問題上作出讓步。

而特朗普本人更是在演講中多次表示:“加稅不是為了經濟,是為了主權和尊嚴。”

卡尼對此強硬回應:“特朗普想用關稅摧毀我們,然後再吞併我們。我們不會讓這事發生。”

他強調,加拿大不會坐以待斃,已經做好準備實施第二輪報復性關稅,對總額達 1,250 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徵稅,並全力支持本國工人和企業。

關稅政策變數大,4月2日仍可能出現反轉!

美方尚未明確表示加拿大是否會成為重點徵稅對象,但這場關稅戰仍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畢竟,特朗普過去的關稅政策“一天變兩卦”早已不是新聞。4 月 2 日的新關稅如何具體實施,可能還得看老特的心情!

此外,加拿大正處於聯邦大選期間,雖然卡尼政府仍可在“看守期制度”下處理緊急貿易事務,但與美國的正式談判或需等大選結果出爐。

卡尼對此表示:“特朗普也在等加拿大大選的結果,看看他的談判對手是誰。我希望加拿大人支持我,這樣我們才能好好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