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北京綜合電)美國情報機構發布年度報告稱,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而北京在攻占台灣的能力方面,正取得“穩步但不均衡”的進展。中國外交部反駁指報告不負責任、充滿偏見,批評美方“拿着錘子看什麽都像釘子”。
這份周二(3月25日)發布的全球威脅評估報告總長33頁,對中國的擔憂占據約三分之一篇幅。
報告稱,中國有能力使用常規武器打擊美國、通過網絡攻擊破壞美國基礎設施、瞄準美國在太空的資産。報告也指北京極有可能已制定多方面的國家級戰略,旨在2030年取代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人工智能(AI)強國。
根據報告,俄羅斯與伊朗、朝鮮和中國一道,試圖通過精心策劃的行動挑戰美國,以獲取優勢;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争中,積累了在大規模戰争中對抗西方武器和情報的豐富經驗。
報告還說,中國軍方可能計劃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來制造假新聞、模仿人物和啓動攻擊性網絡。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當天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上說,中國是美國面對的“能力最強的戰略競争對手”,“中國軍方正在部署先進的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隐形飛機、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戰資産,以及更龐大的核武庫”。
報告也指出,中國可能會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加大對台灣的脅迫力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攻占台灣、威懾或必要時擊敗美國軍事幹預方面的能力,相信正在取得穩步但不均衡的進展”。
美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批評中國在制止制造芬太尼的易制毒化學品流入美國方面,付出的努力“斷斷續續”。美國堅稱墨西哥制毒工廠的易制毒化學品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
針對美國重提“中國威脅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三(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年複一年發表這類不負責任、充滿偏見的報告,散布“中國威脅論”,鼓噪大國競争,不過是爲了遏制打壓中國、維護自身霸權找借口。
郭嘉昆指出,中國的目标光明磊落,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爲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無意超越誰、取代誰。“正所謂,“拿着錘子的人看什麽都像釘子”,我們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來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來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争爲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
他也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内政,并呼籲美方停止以任何方式縱容、支持“台獨”分裂活動。
美國商務部周二将數十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限制名單,包括雲計算和大數據提供商浪潮集團的六家子公司。
美國商務部在公告中說,浪潮集團旗下子公司爲中國軍方開發超級計算機做出貢獻而被列入名單,其中五家子公司在中國大陸,一家在台灣。
浪潮集團本身于2023年被列入名單。這次入榜的還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甯暢信息産業、中科可控旗下的服務器品牌Suma。
這份名單旨在限制中國發展高性能計算能力、量子技術和先進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及阻礙中國發展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美國不會允許對手利用美國的技術,來增強自己的軍隊并威脅美國人的生命。”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周二回應說,堅決反對美方上述行爲,要求美方立即停止以軍事問題爲借口,将貿易和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特朗普政府這次共将54家中國大陸企業和組織列入實體清單,另有來自伊朗、巴基斯坦、南非、阿聯酋和台灣的20多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