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科技 貨拉拉AI重塑物流:提效與權益保障雙管齊下
公益廣告

貨拉拉AI重塑物流:提效與權益保障雙管齊下

  物流作爲實體經濟的“筋絡”,是AI應用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貨拉拉、京東物流、順豐、菜鳥等物流行業的頭部玩家紛紛開始布局自研或合作AI技術,AI正全方位融入物流體系。當百萬級訂單與幾十萬名司機之間實現最快1秒即時分配、當大模型對物流領域專業問題對答如流,當AR識貨将貨物體積測量提高十倍以上,數字化轉型已從物流企業的選擇題變爲必答題。

  AI+提效:讓貨物配送快人一步 

  深圳華強北專業市場内,電子元件、數碼産品等貨物堆積如山,商家們手持智能手機,打開貨拉拉APP的AR識貨功能界面,對着貨物輕輕一掃,幾秒便測算出貨物體積并下單。一輛接一輛穿梭而過的貨車車廂内,司機師傅們的手機不斷彈出新訂單提示。成功接單的聲音響起,司機師傅掃了眼剛匹配成功的訂單,利落地發動車輛,前往裝貨。

  這樣的場景每小時重複上千次。目前,貨拉拉平台可日均處理百萬級訂單與幾十萬名司機之間的即時分配問題,平台訂單的司機準點率達到95%,貨運需求配對率達到92%,其背後是貨拉拉基于AI、大數據和地圖等基礎能力所實現的即時智能調度。

  “每當用戶下單後,貨拉拉‘智慧大腦’系統便會飛速運轉平台海量交易數據,對司機接單意願和車貨供需情況進行實時分析,精準匹配訂單。司機接單後,‘智慧大腦’系統也會幫助司機判斷最優運輸路線并通過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算法智能推薦裝卸貨地點,最大限度地提升全流程物流效率。”貨拉拉首席技術官張浩表示。

  據悉,貨拉拉還基于貨運行業數據優勢自主研發了科技物流領域行業大模型――貨運無憂大模型,模型貨運事實性問答準确率達90%以上,目前已全面支持邀約、客服、判責、招聘等業務相關場景。

  除了貨運平台企業,快遞配送企業也在逐漸加碼AI在物流場景的落地,應用案例包括智能分揀、無人派送、自主運營等。如菜鳥研發了業内首個自動駕駛高性能大規模強化學習規劃器,快遞100的AI對賬系統讓鄉鎮網點人力成本驟降60%,京東物流的智狼飛梯機器人和搬運機器人自動化實現入庫、上架、揀選、出庫等。

  中國産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劉大成認爲,人工智能讓物流領域由原來的流程驅動改爲數據驅動,讓物流供需更精準匹配,其不僅重構了傳統的貨物配送流程,也爲物流企業注入了全新活力。

  AI+權益保障:保障安全,維護行業生态 

  由中物聯發布的《中國公路運輸安全白皮書》顯示,當下,公路運輸安全議題正處于2.0階段的主動預防,向更加智能、可操作、數字化的3.0階段的方向持續演進。

  針對疲勞駕駛這個導緻貨車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G7易流結合自動駕駛級别算法,利用“眼部模型”和“面部微表情模型”,使得設備端對于司機的疲勞駕駛行爲有了更精細化的感知,有效識别疲勞駕駛、分心駕駛等高危行爲。

  此外,行業也在積極運用AI技術打擊假單、外挂、黃牛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爲,比如通過AI監控訂單數據流向。當有異常訂單出現,如短時間内同一賬号在不同區域頻繁下單、遠超正常速度的下單操作等可疑情況,AI 便能迅速捕捉虛假發貨、惡意刷單、黃牛等行爲。一旦發現,立即攔截訂單并向平台反饋,采取限制下單、封号等措施。

  貨拉拉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平台共計封禁假單用戶數量近10萬,同比增長47%,打擊外挂25款,警告提醒、扣除行爲分的司機近6萬人,同比增長一倍左右,有力維護了行業公平競争環境。

  “除了打擊假單、外挂、黃牛,我們也利用貨運無憂大模型進行智能判責,通過實時數據分析技術,評估司機和用戶行爲,最大程度地保證訂單糾紛發生時的判責公平。”張浩說。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劉大成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動,也爲物流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物流企業應當進一步擁抱人工智能,探索更多AI在降本增效、職業保障上的應用,推動構建更公平、可持續的新就業生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