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國通脹已從峰值回落,但對數百萬加拿大人而言,生活成本壓力依然讓人感到切膚之痛。從飛漲的房租到更貴的保險和房貸月供,日常成本問題正成爲4月28日聯邦大選的核心議題。

據本地英文媒體CP24報道:在安省漢密爾頓的一家 No Frills 超市外,市民克雷格(David Craig)把幾袋食品裝進自己的車後備箱,并告訴 CTV 新聞,他最近囤積了一些額外的物資。
克雷格擔憂加美貿易争端可能導緻部分食品價格飙升,因此正在儲備冷凍魚類和蔬菜。”我認爲價格肯定會上漲,”他說,”所以得提前做好準備。”
“明顯感覺手頭變緊了,”一位顧客說,”油價高得離譜,我幹脆沒買,将就着用存貨。”另一位顧客則表示已減少雞肉和牛奶的購買量,”有些東西因爲漲價太狠,幹脆不買了。”
“我認爲價格肯定會上漲,”他說。“所以我已經做好了準備。”
“确實感覺到壓力。”另一位購物者說,“我注意到食用油的價格太離譜了——我根本沒買,就湊合着用家裏現有的。”
2月,加拿大年通脹率意外回升至2.6%,較上月1.9%的漲幅進一步擴大。雖然未達危機水平(部分因免稅期結束),但已引發關注。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過去一年部分領域成本激增:
• 房租上漲5.8%
• 車險費用攀升7.5%
• 房貸利息成本因利率上調增加9%
近期Narrative Research民調顯示,67%的加拿大人将生活成本列爲國家首要問題。
各聯邦黨派正将負擔能力作爲競選的核心。自由黨和保守黨承諾削減個人所得稅,而新民主黨(NDP)則希望釋放聯邦土地,以幫助建造更多可負擔住房。
蘇亞佐(Diane Suazo)是一位育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時運營着一個名爲“The Flying Couponer”的旅遊和生活方式美食博客。她表示,過去幾年,她的食品雜貨開支已從每周300元飙升至500元。
她的家庭減少了外出就餐和旅行,同時更多地購買批量商品和打折商品。
“越來越多的人在想辦法省錢。”蘇亞佐說。
由于存錢時間變長,他們推遲了房屋裝修。盡管她歡迎減稅承諾,但她也認爲可能需要更直接的措施,比如價格管控。
“我們确實很擔心——一切的價格都在上漲。”她說,“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什麽時候會結束。”
與此同時,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警告稱,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潛在貿易戰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通脹,而貨币政策可能無法立即抑制其影響。
“貨币政策無法抵消貿易戰的影響。”麥克勒姆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我們将面臨經濟活動減弱、物價上漲和更高的通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