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消費者碳稅在3月14日以樞密院令形式宣告“壽終正寝”,這項被杜魯多奉爲至寶的稅收在保守黨的長期批評之下,在民衆普遍反對聲中終于停了,可見保守黨多年施壓功不可沒,因碳稅而居高不下的油價也應聲下跌。

2019年杜魯多政府以企業碳排放量每噸20元爲定價起點,逐年遞增,直至今年4月叫停之前,每噸達到了80元。
這項由卡尼設計杜魯多推行的碳稅,雖然沒有直接向民衆征收,但由于碳排放企業将賦稅成本轉嫁消費者身上,實際也就是以綠色環保之名剝削普羅大衆的稅項,因此稱之爲:“消費‘消費者’的碳稅”也不爲過。
消費者碳稅出爐之後,衆議院内NDP、綠黨大力支持,魁人政團樂見其成,隻有聯邦保守黨一直反對,他們每個會期都不遺餘力猛烈抨擊。
幾年來保守黨黨領換了幾茬,但反碳稅的立場始終如一,2022年博勵治當選黨領之後,更提出了“碳稅大選”,讓民衆決定存廢的口号。
或許由于保守黨始終不懈的施壓和批評,碳稅終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連自由黨前環境部長吉爾博特都說:由于保守黨的宣傳,碳稅已越來越不受歡迎。
可以說如果沒有保守黨的長期反對,如果沒有保守黨反複強調的“碳稅大選”,我們今天可能也不會見到碳稅的中止!
卡尼新官上任,位子還未坐熱,國會尚在停擺,就以樞密院令停止碳稅,究竟所爲何事?說到底還是選舉考量。因爲他隻有看上去與杜魯多不受歡迎的政策保持距離,才不至被認爲是前任的2.0。
爲了選舉利益,卡尼大膽推出了一系列在杜魯多時期看來天方夜談的政策,又使用了不少保守黨的惠民政綱,包括停止消費者碳稅,可是他恰恰不提自己就是加拿大碳稅的總設計師。
與杜魯多從政前的教師經曆相比,卡尼無疑具有更亮眼的背景和華麗的履曆,他也有比杜魯多更進步前衛的環保觀。他在歐洲工作時幾乎是所有環保主題會議的推手及零排放經濟的鼓吹者,2022年又被任命爲聯合國氣候特使。
根據阿省省長史密斯所說:卡尼緻力推動淨零排放經濟,一生都在與能源行業爲敵,他的目标是讓化石燃料永遠留在地下。英國前首相特拉斯也不諱言稱:卡尼的零排放經濟政策給英國帶來了災難,也将給加拿大帶來災難。
這樣一位環保主義忠誠信徒及長期鬥士,忽然轉肽取消自己崇尚及前任推行的碳稅,究竟該不該信他的誠意?答案是否定的。
卡尼中止實施多年的消費者碳稅,但他又強化了工業碳稅。所以從本質上看,他以碳稅爲杠杆的零排放經濟體系并沒任何改變,這樣的經濟思路對加拿大是利還是弊?會不會是英國前首相口中的災難呢?
碳稅究竟是否有利減排和降低溫室效應,卡尼對此是深信不疑的。但是既然他深信碳稅對環保有好處,爲什麽要停止?這樣的矛盾又說明了什麽?
如果加拿大未來的總理出于某種利益,放棄自己一貫的堅持,這個人還算有誠信嗎?如果一個人誠信不佳,又值不值得投票給他呢?
作爲知名的銀行界精英,卡尼在政治上無疑還是素人,也許正因爲他的“素”,就發生了未經舉可、順手牽羊使用其他黨政綱的事。
競選中卡尼端出了:首次購房免GST、取消資本利得稅、減收入稅、北極主權等等政綱。可是如果稍微了解時政,不難發現卡尼提出的新政綱其實都是保守黨在議會不知講了多少年的内容。卡尼不問自取拿别人政綱的“知識産權”爲己服務,這并不說明他的機靈,反而顯得他治國謀略的貧乏。
如果卡尼有自己思路,如果他對國家未來發展有通盤考慮,如果他有足夠自信,他完全可以研發一套接地氣、有新鮮感、讓人眼睛一亮的政綱,并不需要抄别人功課。抄别人功課的學生不會是好學生,不好的學生也不可能是好總理!
大選投票就是對如何使國家變得更好的選擇,隻有改變才會有進步。雖然對有些人而言,今年選舉的主軸可能是選“誰最能與美國打架”,這沒有必要!
川普在位最多四年也要下台,加美關系遲早雨過天青。與關稅戰相比,加拿大内部的經濟發展、可負擔房屋、移民、社會治安、保護石化能源産業、打擊毒品、消除政府浪費、懶政、利益沖突等問題遠比加美關系更重要。如果講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杜魯多執政黨多年施政有關,那麽選舉的主軸就必須是:“要不要更換執政黨!”
加拿大優先(Canada First)就是把國家内部的經濟發展、長治久安永遠放在第一位,這才是影響到幾代人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