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放送協會網站近日報道,在一項脊髓損傷修複臨床研究中,4名接受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衍生神經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恢複了部分運動功能。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iPS細胞衍生細胞成功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症狀。
在這項研究中,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團隊借助基因重編程技術,将成熟體細胞重編程爲iPS細胞,并定向誘導其分化爲神經幹細胞。随後,他們将200萬個神經幹細胞移植到4名患者體内。這些患者均在參與實驗前14至28天内遭遇脊髓受傷,且身體某些部位失去了運動功能。
一年後,研究團隊評估了4名患者的運動功能恢複情況。結果顯示,其中兩名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有所改善。一位老年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從最低等級A躍升至較高等級D,僅次于最高等級E。目前這名老人能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站立起來,并開始練習走路。另一名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也從A提升到C。雖然這名患者仍然無法站立,但能獨自進食。其餘2名患者未見運動功能改善。另外,所有4位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嚴重脊髓損傷引起的癱瘓目前缺乏有效療法,康複訓練對脊髓損傷患者的運動功能有所改善。不過,隻有約10%的受訪者認爲其運動能力從A級提高到C級。
團隊表示,最新研究初步證明了誘導多能幹細胞療法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爲此類患者恢複運動功能提供了全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