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新政府執政後首位訪華的政界人士,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戴安斯的中國之行備受關注。戴安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係密切,上世紀90年代曾在華擔任美企高管,被稱作“一位罕見具有在華工作經驗的美國政界人士”。
23日,中方高層在會見戴安斯一行時,表態坦率而清晰——越是中美關係面臨困難,越要把中美經貿合作的大盤子守護好、發展好,持續不斷為兩國關係注入穩定性;打貿易戰沒有贏家;沒有哪個國家的發展繁榮是靠加征關稅實現的;應通過做大合作蛋糕,用更多利益增量去解決貿易不平衡等問題……這既是在告誡美方不要升級貿易戰,也再次強調了中美經貿互利共贏的本質,並為解決兩國經貿問題提供了治本之策。
幾乎與戴安斯同步,禮來、高通、蘋果、黑石、嘉吉、聯邦快遞等眾多知名美企負責人也紛紛來到北京。他們的一項重要議程,是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今年論壇的外企陣容強大,其中美企數量最多,達到27家,占比約三分之一。有評論說,在美國政府升級全球貿易戰之際,美國眾多大企業排除阻力紛紛訪華,恰恰說明:它們強烈支持開放的全球貿易理念,希望中美經貿合作大局能夠穩住,讓美企們堅信,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會收穫巨大紅利。
就在美企“組團”訪華之際,儘管美方的“關稅武器”還沒全部使出來,但美國經濟遭受的“內傷”日益明顯。美聯儲最近稱,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在增加。摩根大通、高盛、穆迪等機構日前紛紛上調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不少分析指出,美方打著“經濟民族主義”旗號發動貿易戰,沒法從根本上扭轉美國貿易失衡並促進製造業回流,反而會加重美國經濟滯脹風險和民生困境,導緻美國在國際上陷入孤立。
無論美方一些人如何為關稅戰辯護,理性的人都清楚,用關稅“築墻”,破壞的是世界自由貿易,擾亂的是美方同樣依賴的全球產供鏈體系,也傷害美國資本和企業的全球利益,等同於朝自己腳上開槍。希望戴安斯議員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帶回美國,傳遞何謂“和則兩利、鬥則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