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科技 凝聚态物理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新模型闡釋磁性材料“半冰半火”相态
公益廣告

凝聚态物理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新模型闡釋磁性材料“半冰半火”相态

據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官網25日消息,物理學家在研究亞鐵磁材料的一維模型時,發現了一種“半冰半火”的物質新相态,并成功用數學模型予以闡釋。這一突破填補了凝聚态物理學的認知空白,可能會給量子計算和自旋電子學等技術帶來巨大進步。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

新發現的相态是電子自旋的一種前所未見的模式,每個電子都攜帶着微小的“向上”和“向下”的磁矩。它由高度有序的“冷”自旋和高度無序的“熱”自旋組合而成,因此被稱爲“半冰半火”。

“半冰半火”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因爲它從未被觀測到,還因爲它能在合理的有限溫度下,驅動材料内部相态之間發生極其迅速的切換。

研究人員表示,發現具有奇異物理性質的新狀态,并能夠理解和控制這些狀态之間的轉變,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的核心問題。

這項研究可追溯至2012年,研究人員當時正在研究锶銅銥氧化物。直到2016年,他們首次發現了“半火半冰”的奇異相态:銅原子上的自旋像火苗般無序地跳躍,而銥原子的自旋卻如寒冰般穩定地冷卻。同一材料,同一溫度,不同位置上的電子卻像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當時的理論模型顯示,這種相态在有限溫度下本應無法存在。直到最近,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新數學模型,發現量子隧穿效應在超窄溫度區間内架起“橋梁”,讓看似不可能的相态轉變成爲可能。

新發現的“半冰半火”相态,實質是“半火半冰”的孿生狀态。“半火半冰”中的熱自旋和冷自旋的位置發生了切換,也就是說,熱自旋變冷,冷自旋變熱,就成了“半冰半火”相态。

模型表明,相态之間的切換發生在超窄溫度範圍内,研究人員提出了未來可能利用這一現象的方法。例如,“半火半冰”所提供的具有巨大磁熵變化的超銳相切換可用于制冷技術。這一現象還可作爲新型量子信息存儲技術的基礎,其中相态可充當比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