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未分類 加美破鏡難重圓 料渥太華積極開拓與亞洲關系
公益廣告

加美破鏡難重圓 料渥太華積極開拓與亞洲關系

美國威脅吞并加拿大,并大幅調高對加關稅,重挫加拿大人對美國的信任。加拿大開始積極深化與歐洲的合作,接下來相信還會把目光放得更遠,擴大與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聯系,以抵消美國政策改變的沖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三(3月26日)簽署政令,4月3日起對所有非美國制造的汽車征收25%的進口稅。該政策一旦落實,或對加拿大汽車制造業造成重大沖擊,危及近50萬個就業崗位。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隔天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永久改變了美加關系。無論未來是否達成貿易協議,這種改變已“不可逆轉”。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校長特聘講席教授漢普森(Fen Hampson)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盡管難以改變地理和經濟因素的影響,但加拿大人已不再信任美國的政治領導, 一旦信任受到損害或失去,就很難再恢複。”

漢普森認爲,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内,加拿大将逐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加強與歐洲級亞洲的經濟與安全合作。

卡尼3月中上任後,首次出訪就選擇到歐洲主要國家法國和英國,而不是近鄰美國。他更明言,要與“可靠的”歐洲盟友加強夥伴關系。

相較于歐洲,加拿大對亞洲的關注度一向較低,直到三年前才制定了印太策略。加拿大皇後大學政治學教授豪斯(Michael Hawes)曾在論文中分析,加拿大高度依賴美國的市場,加之資源有限,難以同等關注亞洲。

此外,加拿大在戰後秩序中的角色主要集中于歐洲和北大西洋事務,對亞洲事務的參與較爲有限。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則進一步削弱加拿大對亞洲的重視。

如今面對艱難的美加貿易關系,加拿大能開拓亞洲的市場。漢普森指出,亞洲經濟增長快速,中産階級規模不斷擴大,對能源、礦産和農産品等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加拿大的商品能在亞洲找到市場。

漢普森說:“現在正是加拿大認真轉向西邊,與亞洲合作夥伴建立新關系的時候。”

加拿大出口促進、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部長伍鳳儀今年2月表明,加拿大希望加強與歐盟的經濟聯系,重點發展關鍵礦物和小型企業領域,并推動與包括東南亞在内的更多區域的貿易合作。去年12月,她率領龐大的加拿大企業代表團訪問新加坡、澳大利亞、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等市場,并與印度尼西亞和厄瓜多爾達成合作協議。

特朗普上任後,一再重複要将加拿大納爲美國第51個州,甚至威脅要以經濟手段施壓,實現這一目标。今年2月,加拿大時任總理特魯多在閉門峰會上警告,特朗普是認真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名譽教授多蘭(Charles Doran)認爲,特朗普要吞并加拿大的說法,目的是推動加拿大加強自身軍事能力。

多蘭受訪時說,美國隻是要讓盟友“醒過來”。他指出,美加之間的緊密聯盟建立在兩國安全、經濟福祉和政治前景的共同利益上。“如果他們希望美國納稅人繼續爲他們提供安全保障,就必須爲自己的安全付出更多努力。特朗普隻是用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傳達這一事實。”

在多蘭看來,特朗普政府不可能真想吞并加拿大。

擁有4000萬人口、998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加拿大如果并入美國,将成爲美國最大的州,不僅土地面積超過現有50州的總和,人口也略高于常住人口在美國居冠的加利福尼亞州。

多蘭說,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沒有真正的政治意圖去吞并加拿大,這不符合它們的利益。民主黨對接管加拿大不感興趣,共和黨黨内更是強烈反對。

加拿大人政治意識形态偏左,顯然不會支持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運動,若加入美國很可能削弱共和黨日後的執政前景。

美加關系在特朗普上台後的兩個月裏急轉直下。卡尼如何與特朗普周旋,将決定兩國關系走向。

漢普森說:“卡尼非常謹慎地避免批評特朗普或表現出不敬,但他也表明,除非特朗普尊重加拿大的主權地位,否則他不會與特朗普會面。”

卡尼星期四(27日)說,白宮已主動聯系他,希望安排一次通話,他預計将“一兩天内”與特朗普通話。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管理項目主任貝爾特(Todd Belt)研判,美加關系接下來将繼續動蕩。他受訪時說:“加拿大人正逐漸認清美國其他北約盟友已領悟到的道理:隻要特朗普活着,美國外交政策就有可能改弦易轍。”

“這會持續多久?隻要特朗普還在,并可擔任總統,這個問題就沒有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