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郵報》報道,自由黨領袖卡尼在競選期間被指控将他人的觀點據爲己有。這一問題并非首次被提及。

該報獲得了卡尼在1995年于牛津大學完成的經濟學博士論文《競争的動态優勢》(The Dynamic Advantage of Competition)的副本,并交由三名大學學者審查。這些學者發現論文中有10處明顯的剽竊現象。
卡尼的論文在多個部分直接引用、改寫或稍作修改後使用了四部已有研究成果,但未給予适當的标注或來源說明。
UBC校長學術誠信委員會成員、UBC助理教授Geoffrey Sigalet表示,“不加引号直接複述原文,這就是剽竊”。
牛津大學的官方定義認爲,剽竊是指“将其他來源的作品或想法作爲自己的成果,而未作出充分的承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牛津大學教授(因擔憂可能被卡尼起訴)也表示,卡尼論文中的問題段落符合剽竊的定義。
“如果一段文字直接從來源抄錄,卻未使用引号或引用,這就構成剽竊。”
《國家郵報》向卡尼競選團隊提供了這10個涉嫌剽竊的例子。卡尼的博士論文導師、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經濟學研究員 Margaret Meyer 随後發表聲明稱:
“你們誤解了這篇論文的性質。我從事學術研究近40年,在這篇論文中看不到任何剽竊的證據,也沒有發現異常的學術實踐。”
她補充道:“卡尼的論文由學院評審委員會審查并批準,他們認可這篇論文是一項深思熟慮且研究透徹的學術成果。”
但根據學術規範,即使是改寫原文,也應在适當位置标注來源。
UBC的Sigalet教授表示:“即使你在改寫原文,也必須标注引用。”

此外,H.S. Shin、Jeremy C. Stein等經濟學家的多處研究成果也被卡尼論文未經标注地使用或稍作改動後引用。
牛津大學官方表示,剽竊是嚴重問題,學校可能對剽竊行爲進行調查,處罰措施從扣分到開除不等。
“即使剽竊是無意的,也可能面臨處罰。”
近年來,包括歐洲各國部長在内的多名政治人物因學術剽竊問題被迫辭職,甚至失去學位。例如,2023年哈佛大學校長Claudine Gay因剽竊指控及反猶太主義相關争議辭職。
在完成博士學位後,卡尼進入高盛投資銀行,随後進入加拿大财政部,并擔任加拿大銀行行長、英格蘭銀行行長,後加入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2025年3月14日,他被正式任命爲加拿大總理,并正在爲4月28日的聯邦大選進行競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