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
氣溫回暖,萬物複蘇
各地也逐漸進入食源性疾病高發期
爲保障公衆健康
根據近年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
作以下提示
↓ ↓ ↓
野生蘑菇勿亂食
・風險
雲南、貴州、湖南等南方地區因誤采誤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逐漸增多。
中毒表現主要爲惡心、嘔吐、腹痛、光敏性皮炎、肝脾腫大,嚴重時可導緻肝損害甚至會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不采摘、不購買或不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各地應根據毒蘑菇種類、氣候條件,在野生蘑菇生長期和高發季前及時發布風險警示。
四季豆要煮熟
・風險
菜豆(四季豆)含有皂苷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如果沒煮熟,吃了可能會中毒,家庭和單位食堂高發。
主要表現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乏力和頭痛等症狀。
・預防措施
烹饪時,特别是制作大鍋菜,一定要翻炒均勻,燒熟煮透,直到沒有生綠色和豆腥味。
吃野菜要當心
・風險
春天是吃野菜(春菜)的時節,但一些有毒植物與可食用的野菜外形極爲相似(如,毒芹與水芹), 誤采誤食會引起中毒。
輕者表現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重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昏迷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不要随意采食不認識的野菜;不要迷信野菜的“養生”功效,即使可食用的野菜一次也不要進食太多。
不要“拼死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