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26日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政策将對特斯拉産生“重大”影響。馬斯克稱,這将影響來自其他國家的特斯拉汽車零部件的價格。
美關稅政策沖擊全球汽車貿易
招緻多方反對
加拿大總理 卡尼:特朗普總統宣布,對我們的汽車工業征收25%的關稅,這是一次直接攻擊。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們必須考慮對關稅聲明作出适當回應。當然,所有的選擇都擺在桌面上。
巴西總統 盧拉:這些關稅非常糟糕 ,因爲它沒有促進世界貿易,而是阻礙了世界貿易。這種保護主義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幫助,我們會看到後果 ,我認爲這對美國不利。
歐盟方面稱,美國新關稅政策害人害己,歐盟深表遺憾,将繼續尋求維護自身利益的應對措施。
德國各界也對美汽車關稅政策強烈反應,他們普遍擔憂美方舉措将給德國汽車産業帶來嚴重沖擊,呼籲歐盟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
此次美方關稅決定在德國社會引發廣泛關注。多家德國主流媒體批評美方做法是“貿易保護主義回潮”,擔憂其将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并對德國汽車産業的出口前景造成負面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德國作爲歐盟最大經濟體,其汽車産業高度依賴出口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關稅變化,對行業影響深遠。未來,歐盟整體的應對策略以及德美經貿關系走向,将成爲輿論和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墨西哥專家直言,美國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最終将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國際政治教授 伊格納西奧·馬丁内斯:這一關稅政策會反過來影響美國企業,因爲在墨西哥設廠并向美國出口的車企大多是美國品牌,這會推高美國汽車的生産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業界人士也指出,美國此舉“損人不利己”。美國安德森經濟集團預計,新的關稅措施将令部分車型的成本上升兩千到一萬兩千美元。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瑪麗·洛夫莉:首先,成本的增加可能會由美國汽車制造商承擔。他們購買零部件,然後可能會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或者直接通過零售鏈,将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美媒記者:美國近半數汽車依賴進口,且大量使用外國零部件。白宮希望借此增加本土汽車生産,但由于成本上升,這個目标恐怕難以實現,最終車企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具體表現爲經銷商的标價上漲。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究竟是反擊還是屈服?特朗普關稅正在逼迫盟友做選擇。
事實上,除了要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美國自本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收25%關稅的政策也引發多國的批評和不滿。在強烈反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同時,多國紛紛采取行動,從反制到抵制,從尋找談判籌碼到調整相關政策,意圖降低負面影響。
加拿大總理卡尼26日承諾設立20億加元(約合14億美元)“戰略應對基金”,以保護受到美國關稅威脅的加拿大汽車業。卡尼表示,這筆資金将用于提高加拿大汽車行業競争力,保護就業,并建立“強大的”加拿大供應鏈,推動在加拿大本土生産更多汽車零部件。
加拿大總理 卡尼:我們将打造一個覆蓋全加拿大的汽車制造零部件網絡。因爲平均而言,一個汽車零部件在最終組裝前要跨越邊境六次之多。而在貿易戰中,這是一個巨大的隐患。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加拿大本土生産更多汽車零部件。
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27日表示,韓國政府計劃與汽車業界緊密合作,尋求應對美國加征汽車關稅的方案;韓國相關部門将于4月制定并發表汽車産業緊急對策。
日本《東京新聞》指出,爲克服眼前的危機,日本必須與其他國家聯手,對抗美國的無理要求。26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與正在日本訪問的巴西總統盧拉在東京舉行會談,雙方決定深化合作關系,共同應對美國保護主義風險。
美國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歐盟當天宣布,決定對價值260億歐元(約2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反制關稅。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反制關稅措施将于4月中旬統一生效。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記者:針對美國對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歐盟威脅采取價值280億美元的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對美國威士忌征收50%的關稅,這促使特朗普總統發出令人咋舌的威脅,宣稱将對歐洲酒類征收200%的關稅。一些業内人士表示,此舉或将重創該行業。
美國駐歐盟商會警告稱,美歐關稅沖突正危及每年價值9.5萬億美元的跨大西洋商業。該商會擁有160多個成員,包括蘋果、埃克森美孚、Visa等美國巨頭。歐盟委員會警告稱,關稅會導緻兩敗俱傷的結果,呼籲美方改變方針,防止雙方關系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