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體育 周繼紅:漫長的時代丨中新人物
公益廣告

周繼紅:漫長的時代丨中新人物

  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劉星晨 嶽川)“你訓練自己不主動,體重自己不降,有傷自己不堅持。”

  頭發被水打濕還沒幹的陳若琳雙臂搭在身前,左手三根手指剛好輕扣住右手手腕,爲無處安放的“害怕”找尋一個出口。

  這幕發生在整整十年前。23歲的陳若琳已手握4枚奧運金牌,眼前的人也并不比她高大,但一連串質問像利刃般鋒利,身爲奧運冠軍的她也抵不住這不怒自威的氣場,甚至不敢有太多眼神交流。

  批評陳若琳“吃老本”的人,便是周繼紅。

  3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網站發布幹部調整信息:免去周繼紅的遊泳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國家跳水隊領隊職務,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退休手續。

  當在任期内率隊斬獲46枚奧運金牌的掌門人摘下頭銜,很多人腦海中蹦出的還是那三個字:鐵娘子。

  跳台飛燕

  由于項目特點,在中國跳水“夢之隊”,幾乎每一個站上最高領獎台的人都有着年少成名的故事。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陳若琳、陳芋汐、全紅婵,均未例外。

  周繼紅是這部劇本的起筆,也是中國跳水隊“水花消失術”的開端。與很多奧運冠軍不同,來自武漢的周繼紅并非出自體育世家。她的父親曾是漢口一家運輸公司的調度員,母親是運輸公司工人。

  最初在業餘體校接觸體操項目的她,直到13歲進入省隊才改練跳水。在二姐周立紅眼中,周家的孩子都吃得苦,小妹周繼紅更是如此。

  适應的過程是痛苦的,周繼紅在全國少年比賽中難有建樹。教練肖愛山卻認爲,這個身體素質并不出衆的小女孩有着舒展的空中姿态,15歲的她眼神裏總閃着光,透着一種不服輸的勁。

  圖片來源:IC photo

  “隻要訓練對路子,今後的世界冠軍是周繼紅。”總結出“一翻、二緊、三直”壓水花動作三字法的肖愛山留下了這句話,将周繼紅收爲自己的第三批弟子。

  因爲聰明伶俐,周繼紅從小就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寵愛。這種與生俱來的優勢,最終在跳台上兌現。

  被推薦到國家隊後,周繼紅迎來了人生轉折點。1984年洛杉矶奧運會,她和“跳水皇後”陳肖霞出戰女子10米台比賽。在外界有關“主角”與“配角”的分析中,周繼紅并沒有被寄予厚望,她很平靜地接受了這種預測:人總得有個目标,隻要能去,我有信心跳好。

  洛杉矶之戰,陳肖霞出現失誤無緣金牌競争。最後一個動作上,周繼紅選擇了向前翻騰三周半屈體。彼時,幾乎沒人能在比賽中完美呈現這個難度系數超高的動作。

  肖愛山的話應驗了。助跑、騰空、抱膝,翻轉,周繼紅最終以435.51的總分奪冠。那是中國隊首枚奧運會跳水項目金牌。

  在自豪、興奮之外,對于這枚金牌的分量,隻有19歲的周繼紅其實并無太多實感。但各路媒體“長槍短炮”的洗禮,讓她化身“跳台飛燕”,飛入萬戶千家。

      2013全運會跳水男子個人全能決賽,周繼紅現身賽場觀看比賽,觀察隊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鐵娘子

  進入北京大學英語系深造、結婚生子,退役後的周繼紅回歸了普通人的生活,但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很久。

  臨危受命,這是33歲的周繼紅在1998年出任中國跳水隊領隊一職時,媒體報道中使用的高頻詞。

  不過周繼紅更喜歡用毛遂自薦去形容當時的自己。

  從學會跳水到奪得奧運冠軍,周繼紅用了6年時間。帶領中國跳水隊一次次站上世界之巅,花了她26年。

  不願過多回溯運動員時期的生涯履曆,因爲那些都已經是過去式了,資深媒體人張賓這樣評價重返公衆視野的周繼紅。在他眼中,這是優秀管理者的必備素養。

  孩子逐漸長大後,周繼紅有了重返泳池的想法。擔任國家隊領隊前,她曾執教過北京跳水隊一段時間。同事眼中,周繼紅對生活的要求不高,卻有着很重的事業心。她說話細聲細語,但對跳水這件事總是“鑽牛角尖”。

      2018年6月1日,湖北武漢,2018武漢跳水世界杯前瞻,中國跳水隊訓練備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00年的悉尼,周繼紅首次率隊出征奧運會。伏明霞、郭晶晶錯失金牌後,周繼紅自己躲在房間裏抹眼淚,幾近崩潰。當熊倪以逆轉的方式蟬聯男子三米闆冠軍時,周繼紅緊緊抱住弟子,内心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

  盲目自信,這是周繼紅對那次奧運之旅的總結。于中國跳水隊而言,赢,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一塊塊金牌把“夢之隊”推到了聚光燈下,同時也帶來了愈發沉重的壓力。好成績的背後一定會有犧牲,一味地和顔悅色與競技體育并不太搭。

  在北京隊期間,有隊員訓練中逃跑,周繼紅從場館裏追了出來。在遊泳館的過道裏,她被隊員扔過來的障礙物戳腫了手。

  這種帶隊風格,延續到了國家隊。周繼紅始終認爲,團隊至上,凝聚力是隊伍在世界大賽取得成績的基礎保障。

  雅典奧運會後,隊員田亮向國家隊請假半年,在此期間卻多次參與商業活動,并在未取得隊伍同意的情況下與其他公司簽約。周繼紅選擇将其開除出國家隊。

  “一支優秀運動隊裏,如果有了成績就自我膨脹,想幹嘛就幹嘛,都這樣去學的話,還能成爲優秀的集體嗎?能繼續提高嗎?這是不可能的事。”多年後回憶“田亮事件”時,周繼紅并不後悔當初的決定,而是視之爲沒有辦法的辦法。

      圖爲周繼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伯樂

  “分、收緊,你沒有帶腿的力量,它有個動作你再來拉(身體)……”站在泳池邊,周繼紅總喜歡帶着“小蜜蜂”擴聲器爲隊員拆解技術動作。

  在給運動員打分時,周繼紅總是會打出正好壓住優秀線下限的分數:認可表現,但仍有提升空間。即使是全紅婵、陳芋汐這樣的天才少女,即使在她們身上能看到自己當年的幾分影子,這位對訓練有着嚴苛要求的鐵腕教頭也很少展示自己“柔軟”的一面,大家隻有在賽場上才能看到她情感的流露。

  治軍嚴格的周繼紅并不避諱“鐵娘子”的稱呼。某種程度上,這種稱謂與态度都來自于她直率的性格,“我認爲是個褒義詞,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我。”在張賓眼中,周繼紅真誠、敬業、專業,對跳水領域國内外的風吹草動了如指掌。骨子裏的争強好勝,讓她在認定的事面前非常強勢、眼裏揉不得沙子。

  對周繼紅來說,2021是特别的一年。

  那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人們用“橫空出世”來形容全紅婵。當時隻有14歲的她,是那屆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年齡最小的選手。

  “奧運會延期後,她是冒出來的新隊員,沒有經曆過任何國際賽事。”這是周繼紅對于還操着娃娃音的全紅婵的評價。一如當年肖愛山相信自己那般,她力排衆議,堅持讓全紅婵參加東京奧運會。

  頂着“夢之隊”光環所承載的巨大壓力,選擇大賽經驗爲零的年輕選手,這是魄力與信任缺一不可的決定。後面的故事盡人皆知,全紅婵的“水花消失術”是對伯樂最好的回報。

  “每個運動員都要面對她的第一次,我相信她們的實力。”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可能隻有周繼紅一個人有。

  就在3月28日,手握3枚奧運金牌的全紅婵迎來18歲生日。待栽下的種子開花後歸隐,這巧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周繼紅(後排左六)率巴黎奧運會中國跳水隊全體隊員和跳水隊“師姐”奧運冠軍伏明霞(後排左四)、郭晶晶(後排左五)集體合影。記者 侯宇 攝

  同樣是在2021年,周繼紅當選爲國際泳聯首位女性副主席。讓中國運動員在國際體育的舞台上更有話語權,這是她這些年一直堅持在做的另外一件事。

  “放棄我的發言權,等于放棄中國跳水的話語權。”于是,周繼紅開始安排隊員們學習英語,爲未來鋪路。當郭晶晶、陳若琳等奧運冠軍坐上了奧運會的裁判席、官員席,前瞻性的想法收到了具象的回報。

  巴黎奧運會,中國隊首次包攬了當屆跳水項目所有金牌,終得圓滿。這是周繼紅在東京奧運會後許下的終極目标,或許也是她二十多年前接手隊伍時的内心所想。

  “鐵娘子”的時代落幕了,但她給予中國跳水隊的貢獻還在累積。

  在張賓看來,周繼紅把一生全部獻給了跳水,這樣說并不爲過。“你隻要做跳水記者,必然會經曆過周繼紅的時代,因爲她的時代确實太漫長了。”(完)

【編輯:梁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