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國際新聞 外籍專家點贊中關村論壇:展現中國科技場景應用先鋒姿态|世界觀
公益廣告

外籍專家點贊中關村論壇:展現中國科技場景應用先鋒姿态|世界觀

  北京3月28日電(記者 陳天浩)2025中關村論壇3月27日在北京正式開幕,國際科技園區與創新區域協會(IASP)首席執行官艾巴·倫德(Ebba Lund)在接受采訪時高度評價北京科技創新生态的蓬勃發展,并強調中關村論壇作爲全球科創交流樞紐的重要作用。

  “三螺旋”模式引發國際關注

  自2002年起,倫德就一直見證着中國科創力量的崛起。回溯二十年來中國的創新之路,倫德認爲,中國,尤其是北京,已在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高效聯動和創新推動方面形成獨特優勢。這種生态的正向循環,正在催化更多颠覆性創新的破土而出。

  倫德還表示,以中關村爲代表的科技園區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學界協同”的“三螺旋”模式,爲中國科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種深植于政府的戰略支持、企業的市場化活力與高校科研力量的開放式協作體系,不僅推動本土創新成果落地生根,更爲全球知識體系提供了可借鑒的樣闆。”

  倫德稱,中國科技園區在“三螺旋”創新生态的構築、初期項目孵化支持以及長效可持續發展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已引起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

  創新協作的全球樞紐

  采訪中,倫德将中關村論壇定位爲“創新協作的全球樞紐”。她特别提到:“本屆論壇設置60餘場平行會議的技術研讨密度令人震撼,這種多層級、跨領域的知識共享機制,精準契合‘協同創新’的時代需求。”

  論壇開幕式運用的沉浸式數字技術更令倫德印象深刻,認爲這展現出中國科技場景應用的先鋒姿态。

  值得關注的是,IASP将于9月再度攜全球創新網絡資源返回北京,與中關村論壇形成“雙平台共振”。這種國際組織與本土品牌的深度耦合,預示着中國科創體系正從參與者進化爲規則共同制定者。

  2025中關村論壇以“新質生産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爲主題,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搭建跨國界、跨學科的創新對話平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