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電(鍾新軍)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不請自來”抵達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并稱希望該島選擇美國“安全保護傘”。
外媒稱,自美方提出收購格陵蘭島以來,美丹關系日漸緊張,此訪無疑會加劇這一趨勢。
更何況,萬斯去的還是一處高度敏感的軍事重地——位于該島西部的美軍皮圖菲克太空基地。這座基地不僅是最北端的美國軍事設施,更是其在北極地區的重要前哨。萬斯也宣稱,美國需要确保在北極的領導作用。
美國商業内幕網指出,皮圖菲克基地深入北極圈約1200公裏,杳無人煙,環境嚴酷,冬季氣溫可低至-35攝氏度以下,極夜來臨更是連續幾周見不到太陽。
那麽,美國爲何會在這樣的不毛之地駐軍?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軍進駐格陵蘭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丹麥本土,格陵蘭島雖孤懸海外,但也面臨被入侵的危險。時任丹麥駐美大使遂與美國達成秘密協議,授權美方保衛格陵蘭島。
從1941年夏開始,美軍陸續在島上修建多個機場、氣象站和廣播電台,并依托該島在北大西洋獵殺德國潛艇、營救己方人員。
二戰結束後,丹麥加入北約,允許美國繼續駐軍。冷戰時期,格陵蘭島又成爲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前沿。
爲鞏固這一橋頭堡,美國從本土運來1.2萬名士兵和30萬噸物資,大興土木在島上建成了圖勒空軍基地(後更名爲皮圖菲克太空基地)。
由此起飛,美軍戰略轟炸機可對蘇聯進行偵察和威懾。同時,美軍部署了防空導彈和預警雷達。
1968年,一架搭載4枚核彈的B-52轟炸機在該基地附近冰面墜毀,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事故的許多細節至今沒有解密。另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披露,美國還在當地建設秘密核導彈發射場,1967年廢棄。随着全球變暖、冰原消融,埋藏冰下的大量核廢料存在洩漏風險。
盡管備受争議和批評,但作爲美國空天防禦體系的重要一環,皮圖菲克太空基地的戰略價值仍無可估量。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格陵蘭島處于高緯度地區,受地球曲率影響,在這裏部署導彈預警雷達,不僅探測距離更遠,而且覆蓋範圍更廣,能夠及早發現敵方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軌迹。
如今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常駐兵力較前大大縮減,似乎對格陵蘭島局勢沒什麽影響,實則不然。依托該基地,美方就能快速增調軍力。比如2023年2月,美軍首次向島上部署F-35隐身戰機。前不久,美軍又打着軍演的旗号,将F-16戰機派往該島。
而據美國《航空家》網站報道,丹麥目前駐島軍力薄弱,裝備也很落後,隻有4艘老舊巡邏船、1架偵察機和12輛狗拉雪橇。
雖然丹麥政府計劃将F-35部署到格陵蘭島上,但别忘記,這款隐身戰機可是由美國制造的。美方隻需暫停零備件供應和機載軟件更新升級,就能讓丹麥裝備的F-35性能大打折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