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劉家琨通過巧妙設計讓室內空間富有變化感。
位於成都郫都區的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是劉家琨早期的作品。秉持「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劉家琨「見縫插針」地在林間空地建起博物館,並把傳統中式園林融入整個觀展動線中。走過竹林掩映的小徑,灰色的博物館在林間若隱若現。作為四川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和目前全國最大的民間石刻藝術博物館,鹿野苑如今對外開放「十方殿」「三世殿」兩個展廳,前者以展示南絲綢之路範圍內的佛教石刻造像藝術為主,後者則以中型及大型石刻為特色。
「我在當代做建築,但我也想表達歷史的『傳奇性』。」劉家琨在獲獎視頻裏表示,他平等地對待建築、林間空地和樹林,把林間空地看作明亮的大廳、竹林視為幽暗的大廳,將逾千平方米的博物館切分成更小空間。
沿着一條逐漸升高的走廊進入十方殿,二層挑高的室內空間設計得別具匠心。博物館主體通過體量的留白分隔,使自然光線從縫隙中照進館內開敞空間,顯得通透又富有變化。比如,佛像的上方留有天窗,陽光透過窗戶在佛像上留下斑駁光影;一樓的內外展廳由地面小水池和空窗相連,微風掠過,建築恍若有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