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現場
緻辭環節
外交官說環節
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簽約環節
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國際與區域合作簽約環節
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成果發布環節
新書發布與介紹環節
主旨報告環節
主持和結語環節
3月28日,2025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簡稱“智庫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隆重召開。智庫論壇以“未來産業和創新生态:全球智庫之聲”爲主題,邀請了4位國内外院士、1位駐華使節、3位國際組織代表、95家國内外高端智庫單位等共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人共襄盛會。
智庫論壇分開幕緻辭、外交官說、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以下簡稱“智庫聯盟”)簽約儀式、智庫聯盟成果發布、新書發布與介紹、主旨報告和結語緻辭七個環節。
開幕緻辭環節,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院”)黨組書記,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兼)劉晖指出,北京作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以制度創新爲引擎,以未來産業爲突破,構建起了全鏈條創新生态。他希望各位智庫專家、科學家、企業家,深入交流、凝聚共識,爲未來産業和創新生态的發展提供更多前瞻性、戰略性建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全球共享。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主席埃裏克・F・奧弗蘭德(Erik F.?verland)指出,科技創新的速度愈發迅猛,技術變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席卷全球。他呼籲攜手合作構建一個技術領先、社會公平、環境友好、文化繁榮的美好未來。科學技術部一司副司長康相武出席并緻辭。北科院副院長萬士林主持開幕緻辭、外交官說等環節。
外交官說環節,英國駐華大使館創新事務公使銜參贊墨泰(Matthew Moody)指出,隻有通過國際合作,才能獲得最好的、最完整的研究證據和分析,進而爲解決全球挑戰提供最佳方案。他希望借助智庫論壇,博采衆長,共同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簽約環節,舉行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簽約儀式。2024年,來自中國、巴西、印度、意大利、日本、尼泊爾、塞爾維亞和西班牙8個國家的23家高端智庫正式成爲智庫聯盟理事單位。在新增智庫聯盟理事單位簽約儀式上,14家理事單位代表出席儀式。未到場的理事單位也通過精心錄制的祝福視頻,表達了對加入智庫聯盟的喜悅以及對未來合作的期待。智庫聯盟現已發展成爲16個國家95家聯盟理事單位的民間多邊交流合作平台,涵蓋綜合智庫、科技智庫、經濟智庫、行業智庫、出版傳媒智庫、企業智庫六種類型。智庫聯盟緻力于推動跨國界、跨領域的深度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與國際組織等機構實現互利共赢。在智庫聯盟國際與區域合作簽約儀式上,智庫聯盟與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智庫聯盟理事長單位北科院與副理事長單位施普林格・自然就新書出版簽署合作意向協議。智庫聯盟理事長、北科院院長伍建民,埃裏克・F・奧弗蘭德先生,施普林格・自然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Arnout Jacobs)等代表出席簽約儀式。
成果發布環節,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甘泉發布北科院、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韓中科學技術合作中心(KOSTEC)、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廣東三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智庫聯盟理事單位40項優秀成果。
在新書發布與介紹環節,智庫聯盟秘書長、北科院國際與區域合作中心主任李軍凱發布了國内首部國際科技合作藍皮書――《北京國際科技合作發展報告(2024)》。該書清晰界定了國際科技合作的内涵與形式,同時通過翔實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系統梳理了北京國際科技合作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并提出了北京國際科技合作未來發展的關鍵錨點、行動路徑和政策建議。智庫聯盟榮譽顧問、史太白歐洲綜合風險管理學會首席執行官亞曆山大・約萬諾維奇(AleksandarJOVANOVI)視頻介紹Innovation for enhanced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along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一帶一路”倡議下有韌性和可持續的創新》)一書。該書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韌性與可持續創新問題,彙集了來自16個國家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市科技戰略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濤,塞爾維亞科學基金會主任、克拉古耶瓦茨大學原校長、教授内納德・菲利波維奇(Nenad Filipovic),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北京市科技戰略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菲律賓信息與通信技術部(DICT)負責信息通信技術産業發展事務副部長喬賽爾・巴塔帕-西蓋(Jocelle Batapa-Sigue),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院士、韓國工學翰林院院士金鎮衡(Jin Hyung Kim),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社會科學領域首位華人終身教授傅曉岚(Fu Xiaolan),施普林格・自然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7位專家分别作主旨演講。他們圍繞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快速演進的趨勢,深入探讨了未來産業發展新趨勢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以及科技創新生态新範式的建立與發展。該環節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黃琦主持。
張濤以《零碳藍圖:碳中和目标下的未來産業重構與創新生态》爲題,介紹了碳中和目标下未來産業重構與創新生态的關鍵策略,指出綠色技術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推動力,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儲能和碳捕集等領域,将是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手段。
内納德・菲利波維奇以《數字孿生助力創新生态發展》爲題,通過對數字孿生概念及其在城市規劃和氣候行動中應用的深入探讨,分析了其在促進氣候行動公平性和提升城市韌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仇保興以《優化科創生态體系,增強城市科創活力》爲題,探讨了如何通過優化創新生态體系提升城市的科技創新活力。他強調,城市應打造優質的營商和生活環境,吸引人才,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并推動民營中小企業的成長,以實現科技創新的持續繁榮。
喬賽爾・巴塔帕-西蓋以《菲律賓創新生态:初創企業如何推動經濟增長與促進數字融合》爲題,介紹了菲律賓創新生态系統中初創企業的角色。她指出初創企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金融科技等領域,不僅推動了新興産業的發展,還吸引了大量投資和全球合作。她認爲,政府政策和戰略幹預是初創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金鎮衡以《AI聊天機器人未來将如何發展?》爲題,深入探讨了AI聊天機器人的潛力與挑戰。他指出AI聊天機器人有着廣泛應用,并能在科學研究、教育輔導和醫療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執行複雜任務時仍然會生成不準确或誤導性的信息。他認爲,爲推動AI聊天機器人的長遠發展,設計與應用環節需要實現可持續與負責任的雙重目标。
傅曉岚以《變無形爲有形:AI 助力打通技術-人才-資金-産業創新鏈》爲題,詳細分析了如何通過AI技術連接技術、人才、資金和産業創新鏈構建創新生态系統。她指出,AI通過優化各方面的資源配置和創新機制,不僅能夠提升産業轉型升級的效率,還能幫助企業和科研機構提升創新效能,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安諾傑以《開放科學支持加快創新》爲題,指出開放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國際合作和科研人員的積極參與。通過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基礎設施,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以及推廣公平的規則,可以加速科研創新,讓科研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受衆,最終爲解決全球性挑戰做出更大的貢獻。
結語緻辭環節,伍建民指出本次智庫論壇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立足前沿,共繪未來藍圖;二是開放協同,凝聚全球共識;三是務實合作,深化共赢機制。他表示,智庫聯盟将繼續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串聯起智庫機構的智慧和力量,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庫力量!
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是中關村論壇十大品牌論壇之一,由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承辦,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首都師範大學、首都創新大聯盟共同協辦。智庫論壇同時得到光明網、快手、中國經營報和中工網等媒體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