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2024年度紫金草志願者表彰暨2025年度新進志願者授牌儀式。紫金草志願服務隊成立31年來,註冊人數從最初的60人發展到如今的近3萬人,其中包括一支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473名在寧高校留學生組成的紫金草國際志願者隊伍。
紫金草志願服務隊成立於1994年,成員從最初的大學生、倖存者後代,發展到如今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愛好和平的人士。他們常年義務提供展陳講解、文明引導、語言翻譯、公益演出等多種服務,為傳播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傳遞和平理念默默奉獻,累計服務時長超過百萬小時。
榮獲2024年度「紫金草優秀國際志願者」稱號的阿爾及利亞留學生愛瑪來中國近6年,目前就讀於東南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生物醫學專業。她經常到紀念館進行志願服務,包括在史料陳列廳內約翰·拉貝雕像前為觀眾朗讀《拉貝日記》,參與第八屆「感恩·南京安全區」國際和平徒步活動等。

「這些志願服務經歷,都讓我更加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了解南京這座城市的過去和現在。」愛瑪說,「畢業後,我想留在南京生活,這裏的人們很友好,城市很宜居。」
馬來西亞留學生方依靜今年才加入紫金草志願者服務隊,她帶領二三十位來自孟加拉、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留學生,來到紀念館參與撞響和平大鐘儀式、播撒紫金草種子等活動。
「戰爭給人們帶來傷痛記憶。我們有些留學生的祖國也經歷過這種傷痛,更加感同身受。所以,我們在紀念館做志願者的過程中,體會到和平的可貴。」方依靜說,「我們把在紀念館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個人賬號發在海外社交媒體上,讓更多人知道這裏曾發生過的事,以及現在的南京,人們熱愛和平,熱愛生活。」
來自南京林業大學的孫姝瑤同學曾在2022年參加國家公祭儀式《和平宣言》朗誦活動。從那時起,她的心中就有一個情結——來紀念館為觀眾服務。今年春節,她報名加入紫金草志願服務隊,並作為「祭憶之聲」朗誦活動的主持人,帶領觀眾一起朗讀《和平宣言》、《江東門的鐘聲》、《紫金花》等。
她說:「在這段志願服務經歷中,我深切體會到歷史的重量和責任。作為南京高校的大學生,我不僅要做歷史的講述者,更要做和平的傳承者、接力者。今後我要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以己之力讓大家更加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