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29日電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此舉引發了全球廣泛讨論,多國政策制定者對此表示反對并開始權衡下一步行動。汽車行業機構及專家學者也紛紛表态,稱此舉不利于行業發展,不利于消費者,更不利于全球發展。
“美國不再是可靠夥伴” 貿易夥伴權衡反制措施
據美國《政客》新聞網(Politico)26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一份聲明中說:“正如我之前所說,關稅對企業不利,對美國和歐盟的消費者更不利。我們接下來将對這一聲明以及美國計劃采取的其他措施進行評估。”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政府将考慮采取“适當措施”應對關稅。他稱:“當然,我們将考慮所有選項。但底線是,我們必須考慮什麽最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共同社的報道中提到,日本政府一位高級發言人稱美國汽車關稅“極爲令人遺憾”。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征收關稅違反了《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以及兩國在汽車制造領域長達數十年的合作曆史,這種合作可追溯至1965年兩國最初的雙邊協議。他還表示,美國“不再是一個可靠的貿易夥伴”,加拿大與美國“關系密切的時代已經結束”。
外媒評關稅保護傘變成本轉嫁通道:行業與消費者面臨雙重困境
美聯社近兩日的報道指出,無論美政府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能給美國帶來什麽好處——專家對此表示懷疑——全球汽車制造商都在爲即将到來的痛苦做準備。美國政府相關征稅舉措有可能引發一場範圍更廣的全球貿易戰,随着各國反制措施的不斷升級,或将壓垮全球貿易,這不僅可能損害經濟增長,還會因進口商轉嫁部分征稅成本而推高家庭和企業的價格。
《政客》新聞網認爲,盡管特朗普在其首個任期内積極使用關稅手段,但他通常針對的是鋼鐵、鋁材和工業零部件等普通消費者不會自行購買的産品。然而,對汽車加征關稅很可能會提高每年數百萬美國人購買這一高價商品的價格。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的報道則指出了加征關稅可能引發的多重影響,包括導緻汽車價格上漲、帶來長期不确定性、擾亂經濟并引發全球貿易戰、加劇通貨膨脹并限制消費者選擇及投資者對車企長期盈利能力的影響持謹慎态度等等。
美國《國會山報》網站(The Hill)的報道中寫道,經濟學家警告稱,特朗普對關稅的依賴可能導緻美國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成本大幅上升。美聯儲上周預測,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将低于此前預期。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則認爲,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也可能在經濟上産生反作用。擠壓美國汽車行業的利潤,減緩其銷售速度,從而損害該行業。這項措施還可能引發與向美國出口大量汽車的外國之間的更多貿易沖突。
行業專家及機構:寒蟬效應恐蔓延 關稅或将反噬美國汽車産業
美聯社28日報道指出,這一“預期中的打擊”導緻包括豐田、梅賽德斯-奔馳、起亞和寶馬在内的許多大型汽車制造商的股價下跌。對市場的沖擊不會平均分布。在歐洲汽車制造商中,最易受影響的是德國和意大利的汽車制造商。日本和韓國也是主要的汽車出口國,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則深度融入了美國汽車制造商的供應鏈。
對此,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瑪麗·洛夫利(Mary Lovely)說:“我們将看到汽車價格大幅上漲,将看到選擇減少……這類稅收對中産階級和工薪階層的影響更大。”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對這些關稅表示擔憂,稱其“将同時損害全球汽車制造商和美國制造業”。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是向美國出口汽車的主要生産國,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警告稱,美國和歐洲都将面臨負面影響。
行業追蹤機構考克斯汽車公司的凱利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寫道,2024年美國消費者購買了近1600萬輛汽車,平均價格接近5萬美元。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近半數爲進口。據研究公司伯恩斯坦稱,持續超一個月征收25%的關稅可能會對美國汽車業産生寒蟬效應。
加拿大商會會長坎迪斯·萊恩(Candace Laing)稱:“在邊境兩側丢掉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意味着北美汽車業領導地位的喪失。這項稅收的提高會讓工廠和工人面臨數代甚至永遠的風險。”
經濟人士:關稅政策加劇市場不确定性
伯明翰大學商業經濟學教授戴維·貝利(David Bailey)表示:“存在征收報複性關稅的風險,然後就是針鋒相對,我們最終會面臨嚴重的貿易壁壘,所有人都将受損。”
洛杉矶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技術研究主管丹尼爾·艾夫斯(Daniel Ives)認爲,如果按計劃實施,這些關稅将成爲該行業面臨的“飓風般的逆風”。
穆迪分析公司的高級經濟學家斯特凡·安格裏克(Stefan Angrick)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美國經濟政策變化所帶來的不确定性。
(編譯:馬芮 編輯:高琳琳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