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環比增長0.4%,超出分析師預期,爲加拿大央行設定的2%年化季度增長目标奠定了基礎。
不過,加拿大統計局對2月份國内生産總值(GDP)的快速估算顯示經濟增長“持平”,這一迹象可能預示着未來走勢不容樂觀,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持續打擊消費者與企業信心的背景下。

各界熱議加拿大GDP數據,專家怎麽看?
阿爾伯塔信貸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查爾斯·聖阿爾諾(Charles St-Arnaud)表示,加拿大經濟在年初展現出“強勁開局”,但目前這一點已變得無關緊要。
“總體來看,年初的經濟強勢并未改變加拿大央行的判斷。央行仍需在關稅帶來的通縮壓力與成本上升所産生的通脹壓力之間尋求平衡。”
他預計,隻要關稅政策沒有重大變化,央行将在4月16日的利率會議上維持當前利率不變。

牛津經濟研究院加拿大區高級經濟學家邁克爾·達文波特(Michael Davenport)稱,1月強勁的GDP表現受到多項“人爲因素”刺激,包括企業爲了趕在關稅生效前向美國加速出口,以及消費受到商品服務稅(GST/HST)減免推動。
“1月可能是今年經濟活動的峰值,随着美加貿易戰的推進,加拿大經濟将在第二季度陷入衰退。”
他認爲,鑒于這些GDP數據主要反映的是過去的情況,加拿大央行不會過于看重,而是會專注于評估關稅沖擊對未來通脹與需求的影響,從而決定是否調整利率。
凱投宏觀北美經濟學家托馬斯·瑞安(Thomas Ryan)表示,雖然2月份經濟“零增長”不能完全歸咎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但确實增強了“經濟正在失去動能”的印象。
瑞安指出,企業與消費者信心的下滑可能先于關稅沖擊本身出現,市場焦慮正在不斷加劇。
“我們尚未看到美加貿易戰對硬性經濟數據的全面沖擊,但我們預計這将在年中引發輕度經濟衰退。”
加拿大皇家銀行助理首席經濟學家内森·詹森(Nathan Janzen)表示,盡管1月數據看起來不錯,但随着貿易風險不斷升級,以及消費者信心在3月驟降,過去的數據“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他指出:
- 3月中旬前的信用卡交易記錄尚未顯示出消費顯著下滑;
- 就業崗位數量也優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