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綜合電)歐洲大陸星期天發射的第一枚軌道火箭在升空數秒鍾後墜毀,這是對歐洲建設新太空經濟的一次備受關注的考驗。
這枚由德國私營航天企業伊薩爾航天技術公司(Isar Aerospace)研制的光譜(Spectrum)火箭,3月30日在挪威安島航天中心升空後不久突然傾斜,火箭兩側開始冒煙失控。現場視頻顯示,火箭在發射台附近墜落爆炸。
伊薩爾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梅茨勒說,此次試飛“達成所有預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并提到發射順利起飛并持續了30秒,甚至驗證了飛行終止系統。接下來,公司将對火箭進行必要調整,并持續開發兩枚新火箭。
他說:“我們預計這次測試不會進入軌道。事實上,還沒有一家公司成功将其第一枚火箭送入軌道。”
維珍軌道公司2023年進行歐洲的首次軌道發射嘗試。這家公司使用一架用波音747改造而成的發射平台,在英格蘭西南部将火箭發射到軌道,但任務失敗,導緻公司倒閉。
光譜火箭的升空标志着俄羅斯以外的歐洲大陸,首次實現軌道火箭發射,也是歐洲首次幾乎完全由私人資本支持的軌道發射。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說:“今天對德國和歐洲的航天事業來說是重要的一天……伊薩爾公司将爲确保歐洲的獨立太空通道做出關鍵性的貢獻。”
這次測試原定于3月24日進行,但因天氣原因被多次推遲。光譜火箭屬中小型運載火箭,能夠将約1噸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自2022年俄烏戰争爆發以來,歐洲與俄羅斯關系惡化,歐洲因此失去了對俄發射器和空間站的使用權。此外,歐洲還面臨阿麗亞娜6号(Ariane 6)火箭研發延期,以及維加C(Vega-C)火箭發射暫停等挑戰。
今年3月,阿麗亞娜6号火箭實現首次商業飛行,成功恢複了歐洲的重型載荷發射能力。但與美國的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和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等成熟航空企業相比,歐洲的私人商業太空活動仍處于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