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賞花季,過敏性鼻炎患者也逐漸增多。專家提醒,警惕“網紅”治鼻炎産品,不要病急亂投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張建中主任醫師表示,症狀在接觸過敏原後數分鍾内快速發作(如連續打噴嚏、鼻癢),脫離過敏環境後緩解,但春季反複接觸花粉會導緻症狀持續數周至數月。
如今,市面上出現“網紅滴鼻劑”等産品,以鹽酸萘甲唑啉、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爲主要成分,因其快速緩解鼻塞的效果備受追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馬慧敏提醒,這類産品雖然能暫時緩解鼻炎或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不适症狀,但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馬慧敏強調,這類“網紅滴鼻劑”含有血管收縮劑(如萘甲唑啉),持續使用會造成鼻黏膜萎縮,引發永久性鼻塞;還會掩蓋真實病情,可能延誤規範治療的最佳時機。此類滴鼻劑僅适合短期應急使用,切不可長期依賴。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更安全的治療方案。
張建中介紹,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鼻腔噴霧、眼藥水等。常見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鼻用激素、減充血劑等。藥物治療可以緩解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但長期使用同一藥物可能會導緻耐藥性和副作用。免疫療法也稱爲特異性免疫療法,該方法通過逐漸增加患者對過敏原的耐受性以減少症狀的發生和嚴重程度,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羊城晚報記者 朱嘉樂 通訊員 黃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