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國際新聞 這片苦寒之地,正變成大國沖突新火藥桶?
公益廣告

這片苦寒之地,正變成大國沖突新火藥桶?

  4月1日電(鍾新軍)北極,這片冬季最低氣溫接近-70攝氏度的“苦寒之地”,正成爲大國博弈的熱點區域。

  據俄政府官網報道,3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北極軍港摩爾曼斯克。

  他的行程頗爲密集:向“北極保衛者”紀念碑敬獻鮮花,參觀新型核潛艇“阿爾漢格爾斯克”号,參加煤炭碼頭裝載啓動儀式,視頻連線出席“彼爾姆”号核潛艇下水儀式,還參加論壇商讨北極航道開發問題。

  有分析稱,在全球競争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北極對于俄羅斯的重要戰略意義更加凸顯。

  俄專家科爾圖諾夫指出,俄羅斯所轄北極地區以不到1.3%的人口,貢獻了該國15%的GDP和25%的出口額。

  俄羅斯20%的石油、75%的天然氣開采于此,而北極大陸架的未探明油氣儲量,至少有173億噸和85萬億立方米。該地區豐富的礦産資源,對于俄保持能源超級大國地位至關重要。

  長約5600公裏的北極航道,是連接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最短航運路線。随着全球變暖、北極冰層融化,這條航線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大。

  盡管受到外部制裁和戰争影響,但過去5年,俄方仍向北極地區投資1.5萬億盧布(約合175億美元),建造大型船廠、翻新港口設施和擴建鐵路線,并改善生活條件吸引本土移民。

  與此同時,消融的冰層和漫長的海上邊界,也給俄羅斯帶來安全隐患。

  科爾圖諾夫認爲,俄方仍需增強北極軍力,但要避免與美西方陷入新的軍備競賽。這暗合了普京出席國際北極論壇時的表态:将允許西方國家與俄在北極開展合作。

  然而,對于俄方釋放的善意,美西方似乎并不領情。

  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造訪深入北極圈1200公裏的美軍皮圖菲克太空基地。

  除了繼續鼓吹該基地所在的格陵蘭島“脫丹入美”,萬斯也重點談及北極。

  他表示,美方“非常關心北極安全”,還透露将在該島派駐更多海軍艦艇。

  此前,美軍機已數次飛抵格陵蘭島,皮圖菲克基地也在爲可攜帶核彈的F-35隐身戰機建造基礎設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爲,格陵蘭島正變成大國之間争奪北極礦産和航道控制權的核心。美國海軍學院網站更是刊文稱,北極軍事對抗風險明顯加劇。

  目前,環北極8國,除了俄羅斯,其餘7個——美國、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瑞典、挪威,都是北約成員國。

  俄海軍司令莫伊謝耶夫上将指出,“不友好國家”正采取措施,政治、軍事、經濟多管齊下,遏制俄方在北極地區的發展。

  對此,美方也不隐晦。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3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布,出于對北極安全的擔憂,美國計劃從芬蘭購買“急需的”破冰船。

  外媒稱,俄羅斯擁有一支由36艘船組成的世界最大破冰船隊,而美國現役僅2艘老舊破冰船。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3月30日報道,挪威正着手重啓2處冷戰時期的地下軍事設施——巴杜弗斯空軍基地、奧拉夫斯文海軍基地。

  這2處基地利用挪威的多山峽灣地貌,通過掏空山體來開掘隧道和建造防禦工事,周圍有厚達數百米、可抵禦核打擊的堅硬岩石保護,戰機、艦艇平常隐藏在山中,一旦有事就可沿地下或水下通道出擊。

  外媒稱,這2處基地已關閉許久,奧拉夫斯文海軍基地甚至一度被賣給私人,變成了放置古董車的倉庫。

  盡管使之重新恢複軍事功能耗資不菲,但挪威仍堅持推進相關工程。

  據悉,挪方将利用巴杜弗斯基地的山地機庫,存放F-35戰機和燃料、彈藥。而奧拉夫斯文基地除了挪威自用,美國也表示有興趣在那裏部署核潛艇。

  美海軍上将達裏爾·考德爾稱,在北極地區,美國和盟友正“組團”與俄對抗,包括增建破冰船、部署核潛艇、舉行聯合軍演,以及派海岸警衛隊艦船巡航北冰洋。

  北極軍事化愈演愈烈,這片冰封之地大有變成沖突前沿的危險,對此國際社會應予以高度關注。(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